《刘表庙》

时间: 2025-01-17 09:43:08

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

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

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

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

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

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表庙 李廌 〔宋代〕

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 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 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 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 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 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白话文翻译:

进入东郭门,我来说拜祭景升的墓。 墓旁的树木半已枯槎,静静地立在晨雾中。 在国家尚未分裂之时,内部纷争阻碍了天命的步伐。 呼唤苍天又有何用,龙卧在那里独自不顾。 曲折的檀溪水,黯淡的蔡州路。 登上楼台想要排遣忧愁,请看王粲的《登楼赋》。

注释:

  1. 东郭门:指城东的城门。
  2. 景升:刘表的字,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军阀,统治荆州。
  3. 枯槎:枯死的树枝。
  4. 鼎国:指国家,鼎是古代国家的象征。
  5. 萧墙:指内部纷争。
  6. 梗天步:阻碍天命的步伐。
  7. 呼苍:呼唤苍天。
  8. 龙卧: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
  9. 纡余:曲折。
  10. 檀溪水: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11. 黯惨:黯淡凄凉。
  12. 蔡州路:地名,今河南境内。
  13. 仲宣赋: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字仲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zhì),字方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在拜祭刘表墓时所作,表达了对刘表的敬仰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才隐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表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一句,以枯槎和晨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静谧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刘表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后文通过“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人才隐逸的无奈和忧虑。最后以“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作结,借王粲的《登楼赋》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1. “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诗人进入东郭门,表达了对刘表的敬仰之情,前来拜祭其墓。
  2. “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墓旁的树木半已枯槎,静静地立在晨雾中,营造出一种凄凉、静谧的氛围。
  3. “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在国家尚未分裂之时,内部纷争阻碍了天命的步伐,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4. “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呼唤苍天又有何用,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人才隐逸的无奈。
  5. “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曲折的檀溪水和黯淡的蔡州路,象征着时代的曲折和凄凉。
  6. “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登上楼台想要排遣忧愁,借王粲的《登楼赋》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修辞手法:

  1. 拟人:“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中的“冥冥立”赋予了墓树以人的姿态,增强了诗的意境。
  2. 比喻:“龙卧独不顾”中的“龙卧”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
  3. 对仗:“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中的“纡余”与“黯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刘表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墓树、晨雾、檀溪水、蔡州路等意象的运用,抒发了对国家动荡、人才隐逸的忧虑,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1. 墓树半枯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2. 冥冥立晨雾:营造出一种凄凉、静谧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刘表时代的怀念。
  3. 呼苍复何用: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忧虑。
  4. 龙卧独不顾: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反映了人才的流失和时代的悲哀。
  5. 纡余檀溪水:象征着时代的曲折和凄凉。
  6. 黯惨蔡州路:反映了时代的黯淡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景升”指的是谁? A. 刘表 B. 刘备 C. 刘璋 D. 刘繇

  2. “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中的“龙卧”比喻什么? A. 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 B. 龙在天上飞翔 C. 龙在水中游泳 D. 龙在山中休息

  3. 诗中提到的“仲宣赋”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A. 王粲 B. 曹操 C. 曹植 D. 王维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粲的《登楼赋》:与诗中提到的“仲宣赋”同为抒发忧国之情的作品。
  2. 杜甫的《登高》:同样是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1. 李廌的《刘表庙》与王粲的《登楼赋》: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忧国之情,但李廌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2. 杜甫的《登高》与李廌的《刘表庙》:两者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时代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全宋诗》:收录了李廌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2. 《王粲集》:收录了王粲的诗文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登楼赋》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3.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