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游嵩韵》
时间: 2025-01-14 18:1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 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 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白话文翻译
嵩山高耸至极,压过了三川之地,环视四方,可见广阔的疆域。 站在山顶,自然觉得天下变小,泰山也只占据了海边的一隅。 白云散去,月光洒满千林,急雨过后,万壑中的烟雾被收回。 不要嘲笑层峦叠嶂高耸如岸,抬头一望,仿佛能触及那玄妙的天空。
注释
- 嵩高峻极:指嵩山极高。
- 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方舆:指大地。
- 广员:广阔的疆域。
- 绝顶:山顶。
- 泰山:五岳之首,这里指其他山峰。
- 海隅:海边的一隅。
- 千林月:月光洒满千林。
- 万壑烟:山谷中的烟雾。
- 层峦:层叠的山峦。
- 玄天:高远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择,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廌游历嵩山时的作品,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远天空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嵩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嵩山的高耸和广阔。首联以“嵩高峻极压三川”开篇,直接描绘了嵩山的高大,压过了中原地区的三川。颔联通过“绝顶固知天下小”表达了站在山顶俯瞰天下的感觉,而“泰山为占海隅偏”则进一步强调了嵩山的雄伟。颈联和尾联通过“白云散尽千林月”和“急雨收回万壑烟”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最后以“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作结,表达了对高远天空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嵩高峻极压三川:直接描绘嵩山的高大,压过了三川之地。
- 周视方舆见广员:环视四方,可见广阔的疆域。
- 绝顶固知天下小:站在山顶,自然觉得天下变小。
- 泰山为占海隅偏:泰山也只占据了海边的一隅。
- 白云散尽千林月:白云散去,月光洒满千林。
- 急雨收回万壑烟:急雨过后,万壑中的烟雾被收回。
- 莫笑层峦高似岸:不要嘲笑层峦叠嶂高耸如岸。
- 举头一握是玄天:抬头一望,仿佛能触及那玄妙的天空。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嵩高峻极压三川”和“绝顶固知天下小”,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嵩山的高大。
- 比喻:如“层峦高似岸”,将层峦叠嶂比作高耸的岸边。
- 对仗:如“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远天空的向往。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嵩山的高大和广阔,以及站在山顶俯瞰天下的感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高峻极:嵩山的高大。
- 三川:中原地区。
- 绝顶:山顶。
- 泰山:其他山峰。
- 白云:山中的自然景象。
- 千林月:月光洒满千林。
- 万壑烟:山谷中的烟雾。
- 层峦:层叠的山峦。
- 玄天:高远的天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嵩高峻极压三川”中的“三川”指的是什么? A. 黄河、洛河、伊河 B. 长江、黄河、淮河 C. 珠江、长江、黄河 D. 淮河、黄河、洛河
-
诗中“绝顶固知天下小”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站在山顶觉得天下变小 B. 天下本来就很小 C. 山顶很高 D. 天下很大
-
诗中“白云散尽千林月”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白云散去,月光洒满千林 B. 白云和月光都很亮 C. 千林中的白云 D. 月光下的白云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是描绘山的高大,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和人游嵩韵》与杜甫的《望岳》都描绘了山的高大,但李廌的诗更注重对高远天空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李廌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包括李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