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江南杂咏六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5:35:46

天水沦涟。

穿篱一只撅头船。

万灶炊烟都不起。

芒履。

落日捞虾水田里。

意思解释

南乡子 江南杂咏六首 其一

原文展示:

天水沦涟。穿篱一只撅头船。万灶炊烟都不起。芒履。落日捞虾水田里。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与水面相连,波光粼粼。一只小船穿过篱笆走来,四周宁静,连炊烟也不见升起。穿着草鞋,夕阳洒下,水田里正忙着捞虾。


注释:

  • 天水沦涟:天与水相接,波光荡漾,描绘自然的和谐。
  • 撅头船:小船,形态独特,可能指船头翘起的样子。
  • 万灶炊烟都不起:形容周围宁静,家家户户的炊烟都没有,暗示人们在休息或不再忙碌。
  • 芒履:用芒草编织的草鞋,代表农村的朴素生活。
  • 落日捞虾:夕阳西下时,水田里正在捕捞虾,体现了农村生活的日常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宋代词风的影响,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一种淡雅的乡村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江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作者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黄昏,目睹了水乡的美景,心中生发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诗的开头“天水沦涟”,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水乡境地,天与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接着“小船穿篱”,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仿佛时间在这里流淌得格外缓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和谐。

“万灶炊烟都不起”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炊烟的缺失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清幽,似乎整个村庄都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时光。最后,通过“落日捞虾水田里”,不仅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劳动场景,更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与快乐。在夕阳的映照下,捞虾的农人似乎也成为了这幅画的点缀,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田园风光。

整首诗用词简洁却富有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美好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水沦涟:天与水相融,形成波光粼粼的美景,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2. 穿篱一只撅头船:描绘一只小船穿过篱笆,展现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
  3. 万灶炊烟都不起:周围宁静,暗示人们的生活节奏减缓,似乎进入了休息状态。
  4. 芒履:草鞋的穿着表现了农村人朴素生活的真实。
  5. 落日捞虾水田里:黄昏时分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和水比作一体,形成和谐美景。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船”、“炊烟”、“虾”等意象,传达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反映了诗人对简单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水: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和谐。
  • 撅头船: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
  • 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与温馨。
  • 芒履:体现朴素的生活态度。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水沦涟” 描述的是: A. 天空晴朗
    B. 天与水相连
    C. 水面波动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芒履”指的是: A. 鞋子
    B. 衣服
    C. 帽子
    D. 食物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宁静
    C. 激昂
    D. 忧郁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南乡子》更侧重于农村的宁静与简单生活,而《早发白帝城》则强调了出行的壮丽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