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二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夔魍喧豗。枫根渍酒纸成灰。
泽国不知山国苦。铜鼓。
醉觋夜深作蛮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夔和魍的声音喧闹,枫树的根部浸泡在酒中,纸张已经烧成灰烬。
生活在水边的人不知道山中人的苦楚,铜鼓声响起。
醉酒的巫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说着蛮族的语言。
注释:
字词注释:
- 夔:传说中的一种水鬼,常与水有关,代表水边的妖鬼。
- 魍:指魍魉,古代传说中一种鬼怪,常与阴暗、潮湿的地方相关。
- 豗:喧闹的样子。
- 渍:浸泡、浸润。
- 蛮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常用以表示野蛮、未开化。
典故解析:
“铜鼓”常用作召集或传递消息的乐器,在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诗中提到的“醉觋”可能是指巫师或祭司,通常与宗教仪式和神秘活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清代词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词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南乡子 其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感受,尤其是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人的情感与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音景和酒醉后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的“夔魍喧豗”带来一种神秘而又喧闹的氛围,似乎在暗示某种未可知的力量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接着,诗人用“枫根渍酒纸成灰”将视线转向日常生活,酒的浸润和纸的燃烧,暗示着生活中的享乐与消逝。
“泽国不知山国苦”一句,反映了不同地域人们生活境遇的差异。水乡的人们无法理解山中人们的艰辛,表达了对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醉觋夜深作蛮语”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隔阂,醉酒的巫师在神秘夜空下的言语,似乎是对古老传统和文化的呼唤。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展现出一种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夔魍喧豗:描绘了水边妖怪的喧闹,暗示神秘和不安的情绪。
- 枫根渍酒纸成灰: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了生活的消耗与享乐,枫树与酒的结合,透露出一种惆怅。
- 泽国不知山国苦:表达了地域之间的生活差异与理解的缺失,反映人性的局限。
- 醉觋夜深作蛮语:展现了在醉酒状态下,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独特关系,暗示着一种古老的智慧与神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夔魍”比作水边的妖怪,增添神秘感。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对比,探讨了人类命运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夔魍:代表水的神秘与不可知。
- 枫根: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
- 酒:表示人类渴求享乐与逃避现实的心理。
- 蛮语:暗示着远古文化的传承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夔魍”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妖怪
B. 水边的妖怪
C. 空气中的精灵
D. 森林中的鬼魂 -
诗中提到的“泽国”指的是哪种地方?
A. 山区
B. 水乡
C. 沙漠
D. 平原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南乡子》(李清照):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女性视角。
- 《浪淘沙》(刘永福):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这首《南乡子》和李清照的《南乡子》在表现生活感受上有相似之处,但陈维崧更注重地域差异与文化的隔阂,而李清照则更多从个人情感出发,传达对爱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