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六》

时间: 2025-01-01 15:45:21

笳盖从风。

旌竿十丈压桯红。

卜式相如争匿笑。

惊告。

同辈屠沽并佣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六
笳盖从风。旌竿十丈压桯红。
卜式相如争匿笑。惊告。
同辈屠沽并佣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在风中飘扬的笳盖,旌旗高挂,气势磅礴。人们在欢笑中相互交流,仿佛还有些惊讶和警觉。周围的人们无论是买卖的商贩还是佣人,都聚集在一起。

注释

  • :一种古代的乐器,类似于笛子,用于军事或宴会。
  • :指的是遮盖或覆盖物,通常指用来装饰或保护的物品。
  • 旌竿:竖起的旗杆,上面悬挂着旗帜,象征着军事或庆典的场合。
  • 卜式相如: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辞章和风雅之士,卜式和相如都是古代文人。
  • 屠沽:屠夫和卖酒的人,指的是社会底层的生计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字梦阮,号云萱,浙江余姚人。清代词人,以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陈维崧的词多描绘生活场景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喧闹,可能与作者参与的某个庆典活动有关,展示了人们在欢聚时的欢乐氛围。

诗歌鉴赏

陈维崧的《南乡子 其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开篇的“笳盖从风”和“旌竿十丈压桯红”不仅展现了场面的壮观,更通过风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文的交融。词中提到的卜式和相如,代表了古代文人的风雅,而“争匿笑”则流露出一种轻松与愉悦的气氛。

此词在结构上采用了词牌的固定格式,音韵和谐,给人以美感。同时,作者巧妙地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聚集在一起,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共鸣。这种细腻的观察与刻画,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人们在欢聚中的真情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笳盖从风:描绘风中笳乐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
  2. 旌竿十丈压桯红:形容旌旗高高飘扬,红色的装饰给人以鲜艳的视觉感受。
  3. 卜式相如争匿笑: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词的文化厚度,表达出欢快的气氛。
  4. 惊告。同辈屠沽并佣保:描绘了人们在此场合中的惊喜与交流,展示了社会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笳盖与旌竿的对比,象征着欢庆与庄重。
  • 对仗:开头部分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风中笳乐似乎有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欢聚中,不同身份的人们共同分享快乐,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团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音乐的象征,代表着欢庆与热闹。
  2. 旌竿:象征着权威与荣耀,同时也暗示着社会的等级。
  3. :人们的欢乐表情,传达出轻松愉悦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笳盖从风”中的“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器皿
    C. 一种花卉

  2. “卜式相如”指的是: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舞蹈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相比,陈维崧的《南乡子》更侧重于描绘热闹的场景,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都展现了各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词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陈维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