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感旧》

时间: 2025-01-19 16:40:02

宫阙岧峣夕照开,登临是处重徘徊。

一行雁影南天落,万里龙媒北极来。

芳草萋迷埋石鼓,寒风萧瑟上金台。

因逢燕市悲歌客,贳酒还听画角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宫阙岧峣夕照开,
登临是处重徘徊。
一行雁影南天落,
万里龙媒北极来。
芳草萋迷埋石鼓,
寒风萧瑟上金台。
因逢燕市悲歌客,
贳酒还听画角哀。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宫殿在光辉中显得巍峨壮丽,我站在这里反复徘徊。南飞的大雁在天边落下,远道而来的龙媒(指北方的仙人)也在北极出现。芳草萋萋,迷住了埋在这里的石鼓,寒风萧瑟,吹拂着金台。我碰巧遇到在燕市悲歌的旅客,喝酒时还听见那哀伤的画角声。

注释:

  • 岧峣: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指宫阙的雄伟。
  • 重徘徊:反复地踱步,表示思绪万千。
  • 龙媒:指的是北极星,古人称其为“龙媒”,象征着远道而来的引导者。
  • 芳草萋迷:形容草木繁盛,生机盎然,隐喻对往昔的追忆。
  • 石鼓:古代乐器,常用来伴奏,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画角:一种乐器,常用于悲伤的乐曲,暗示哀伤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学渠(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沉稳,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燕台感旧》创作于清代,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影响,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燕台感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感伤。诗的开头“宫阙岧峣夕照开”设定了一个宏伟的背景,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巍峨的宫殿,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这里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历史的积淀,令人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厚重。

接下来的“一行雁影南天落,万里龙媒北极来”用大雁和龙媒的意象,表现出对远方与归属的思考。大雁的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龙媒的出现则暗示着追忆与希望之间的矛盾。

“芳草萋迷埋石鼓,寒风萧瑟上金台”则通过对比,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人事的凋零。草木繁盛却掩埋了历史的遗迹,寒风的萧瑟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凄凉。

最后两句“因逢燕市悲歌客,贳酒还听画角哀”则是诗人的直接情感抒发,遇到悲歌的旅客,诗人借酒消愁,却又无法逃避内心的哀伤。整首诗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夹杂着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宫阙岧峣夕照开:描绘宏伟的宫殿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象,暗示历史的伟大。
  2. 登临是处重徘徊:诗人站在高处,思绪纷飞,反复踱步,表达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3. 一行雁影南天落:南飞的雁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
  4. 万里龙媒北极来:远道而来的龙媒象征着希望与归属,也暗示对未来的追求。
  5. 芳草萋迷埋石鼓:生机勃勃的草木掩盖了历史遗迹,暗示对往昔的追忆与哀叹。
  6. 寒风萧瑟上金台:寒风的萧瑟象征着孤独与无情,金台则是诗人内心的寄托。
  7. 因逢燕市悲歌客:在燕市遇到悲歌的旅客,直接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 贳酒还听画角哀:借酒消愁,画角声声,表现了诗人对悲伤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雁与龙媒比作时间与希望,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 对仗:如“芳草萋迷”和“寒风萧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拟人:自然景象拟人化,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过去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阙:象征权力与历史的厚重。
  • 南飞雁:象征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寒风:象征孤独与无情。
  • 画角:象征哀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宫阙岧峣”的意思是: a) 低矮的房屋
    b) 高大雄伟的宫殿
    c) 破旧的建筑

  2. “一行雁影南天落”中,大雁象征着: a) 饮酒作乐
    b) 离别与时间流逝
    c) 春天的到来

  3. 诗中“寒风萧瑟”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孤独
    c) 热情洋溢

答案:

  1. b) 高大雄伟的宫殿
  2. b) 离别与时间流逝
  3. b) 无奈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表现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两者虽同为感伤,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