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虽岩谷岂其卿,多壘于郊亦可惊。
徒有丹心思报国,无因缓颊得论兵。
跳梁狐怪今方逞,奋角狼星久未平。
盍亦付之公子绣,慨然持斧为澄清。
白话文翻译:
我虽然身处岩石峡谷,怎能与卿相比?即使在郊外多筑防御工事,也足以令人惊讶。
我心中怀着赤诚之心想要报效国家,却无从与他人讨论军事。
如今那些跳梁小丑正肆意妄为,犹如角狼星般久未平息。
何不将这些问题交给有才之士,慨然持斧来清理整顿呢?
注释:
- 岩谷:岩石和山谷,表示诗人处于艰苦环境中,隐喻自己身处困境。
- 卿:古代对人的称呼,常用于指代对方,可视作对友人的称呼。
- 丹心:指赤诚的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 跳梁狐怪:比喻那些小人或奸邪之徒,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 奋角狼星:狼星是一颗明亮的恒星,象征着困难和冲突,指代当时的动荡局势。
- 公子绣:指有才华的人,象征着希望和变革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再和》写作于政治动荡时期,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小人当道、忠臣无所作为的无奈之情。这首诗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强烈反应,反映了士人对国家的关心和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态。
诗歌鉴赏:
《再和》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以“我虽岩谷岂其卿”引入,既自谦又显出志向,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对国家的忠诚和无奈。接下来,诗人提到“徒有丹心思报国”,点明了心中怀有的赤诚之情,却无从与人讨论国事,反映出士人对政治无能为力的惆怅。
“跳梁狐怪今方逞”,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时小人横行的现状,表现了对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而“奋角狼星久未平”,则用天文意象,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令人心忧的局势。最后,诗人提出“盍亦付之公子绣”,希望能将问题交给有才华的人去解决,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心。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展现了郑刚中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后人关注国家,勇于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虽岩谷岂其卿:诗人身处偏僻之地,显示出其自谦。
- 多壘于郊亦可惊:即使在郊外设防,也能引起别人的惊讶,暗含国难之深重。
- 徒有丹心思报国: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但无力施展。
- 无因缓颊得论兵:说明没有机会讨论军事事务,感到无奈。
- 跳梁狐怪今方逞:指责那些小人,揭示社会的不公。
- 奋角狼星久未平:比喻国家动荡,亟需平定。
- 盍亦付之公子绣:希望将国家大事交给有才之士解决,表现出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人比作“跳梁狐怪”,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每联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政治的关切,体现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情感基调既有忧虑也充满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谷:象征孤立和困难,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丹心:表示忠诚,象征着诗人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 狼星:象征动荡不安,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
- 公子绣:象征希望和才华,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再和》是谁写的?
- A. 李白
- B. 郑刚中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徒有丹心思报国”中的“丹心”指的是什么?
- A. 忍耐
- B. 忠诚
- C. 智慧
- D. 勇气
-
“跳梁狐怪”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 A. 英雄
- B. 正义之士
- C. 小人
- D. 暴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更加强调个人的苦痛与责任感。
- 陶渊明《归园田居》:更侧重于个人归隐的理想,与郑刚中的激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