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沙溪(四之一)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日射欹红蜡蒂香。
风干微汗粉襟凉。
碧纱对掩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
戏抛莲菂种横塘。
长亭无事好思量。
白话文翻译:
阳光斜射在红蜡烛的香气上,微风吹干了我额头上的细汗,粉色的衣襟显得清凉。碧绿色的纱帘轻轻掩映着花纹的凉席。自己剪下柳枝在明亮的画阁中,嬉戏着把莲子抛向横塘。长亭里无事可做,正好可以细细思量。
注释:
- 日射:阳光照射。
- 欹:倾斜。
- 红蜡蒂香:指红色蜡烛的香气。
- 微汗:指微薄的汗水。
- 粉襟:指粉色的衣襟。
- 碧纱:指青绿色的纱。
- 掩:遮掩。
- 簟:凉席。
- 柳枝:柳树的枝条,常用作装饰。
- 莲菂:莲子的种子,象征着清凉和宁静。
- 横塘:横向的池塘。
- 长亭:长长的亭子,通常用于休息。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阳光、清风、柳枝和莲子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清幽雅致的生活情趣,反映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而细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他的词作常以婉约见长,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作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的恬静与思考,折射出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诗歌鉴赏:
《浣沙溪(四之一)》是一首描绘清新自然的词作,整首词充满了诗意的生活场景。首句“日射欹红蜡蒂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斜射的温暖,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蜡烛的香气与阳光交融在一起,使整个环境显得更加诗意而惬意。
接下来的“风干微汗粉襟凉”展现了微风带来的凉爽,诗人身着粉色衣襟,显得轻盈而优雅。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外界的清新,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碧纱对掩簟纹光”中的“碧纱”与“簟纹”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空间,令人流连忘返。而“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则表现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柳枝与莲子象征着清新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最后一句“长亭无事好思量”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表达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沉静。这首词不仅在意象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情感上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射欹红蜡蒂香:描绘阳光斜射,蜡烛的香气弥漫。
- 风干微汗粉襟凉:微风拂面,衣襟清凉,反映舒适的感受。
- 碧纱对掩簟纹光:青纱轻掩,凉席的花纹在光影中摇曳。
- 自剪柳枝明画阁:自剪柳枝,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戏抛莲菂种横塘:嬉戏抛莲子,表现出活泼的生活态度。
- 长亭无事好思量:在长亭中思考人生,体现文人的闲适。
-
修辞手法:
- 比喻:阳光与蜡烛的香气比喻宁静的环境。
- 拟人:微汗与凉襟仿佛有感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碧纱对掩”与“签纹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 蜡烛香:代表着宁静和雅致的生活气息。
- 柳枝:象征着生命与柔美。
- 莲子:象征着清凉、纯净的心境。
- 长亭:代表着休憩与思索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射欹红蜡蒂香”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晴天的海边
- B. 温暖的室内
- C. 夕阳西下
- D. 清晨的山野
-
“戏抛莲菂种横塘”中的莲菂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清凉与宁静
- C. 爱情
- D. 忧伤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享受自然与闲适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周邦彦的《浣沙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但周邦彦在意象的生动和清新生动中更多表现了温暖的宁静,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上更为深邃与哀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