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白话文翻译:
在苹芷江边已经度过了五年,厌倦了风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南风吹过荒凉的原野,我时常望着高高的山丘,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苹芷:一种水草,此处指江边的植物。
- 厌闻:厌倦听到。
- 风浪:江上的风和浪。
- 船舷:船的侧面。
-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 萧艾:形容荒凉的样子。
- 荒凉野:荒凉的原野。
- 高丘:高高的山丘。
- 慨然:感慨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作于作者离开京城后的某个时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离开京城后的某个时期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江边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苹芷江边五年的生活,表达了对风浪声的厌倦和对荒凉原野的感慨。诗中的“厌闻风浪打船舷”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单调生活的厌倦,而“南风萧艾荒凉野”则进一步以景抒情,描绘了荒凉的原野和南风的萧瑟,增强了诗歌的孤寂感。最后,“时望高丘一慨然”一句,通过望向高丘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迷茫,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苹芷江边已五年”:作者在苹芷江边已经度过了五年,这里苹芷象征着江边的环境,五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
- “厌闻风浪打船舷”:厌倦了风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这里风浪和船舷都是具体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单调生活的厌倦。
- “南风萧艾荒凉野”:南风吹过荒凉的原野,南风和荒凉野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孤寂感。
- “时望高丘一慨然”:时常望着高高的山丘,心中感慨万分,高丘是远望的对象,慨然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南风萧艾”中的“萧艾”将南风拟人化,形容其带来的荒凉感。
- 象征:“高丘”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未知的未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通过对江边生活的描述和对荒凉原野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芷:江边的植物,象征着江边的环境。
- 风浪:江上的风和浪,象征着单调的生活。
-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象征着荒凉和萧瑟。
- 荒凉野:荒凉的原野,象征着孤寂和迷茫。
- 高丘:高高的山丘,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未知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厌闻风浪打船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爱 B. 厌倦 C. 兴奋 D. 平静
- “南风萧艾荒凉野”中的“萧艾”是什么意思? A. 温暖 B. 荒凉 C. 清新 D. 热闹
- 诗的最后一句“时望高丘一慨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
- B. 厌倦
- B. 荒凉
- B. 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高处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