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
时间: 2024-12-30 22:05:44意思解释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
原文展示:
拔宅翛然上碧虚,
神僊岂亦爱吾庐?
重门不改云山色,
古殿犹存劫火余。
翠木萧森高蔽日,
黄冠贫窭自畦蔬。
残年安得长来此,
一碗松肪读隐书。
白话文翻译:
我拔宅而隐居于青碧的天空,
神仙难道也会喜爱我的居所?
重重的门扉依旧不改那云山的颜色,
古老的殿宇仍残存着劫火后的余烬。
翠绿的树林高耸入云,遮蔽了阳光,
穿着黄冠的我,生活清贫,只能种些蔬菜。
在我残年之际,怎能长久留在此处,
只求一碗松脂,静心读书。
注释:
- 拔宅:指隐居,拔去尘世的住所。
- 翛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碧虚:指青碧的天空,象征清净的环境。
- 重门:指大门,象征重重的防守。
- 劫火:指战乱或灾难后的火灾。
- 翠木萧森:形容树林茂密,阴森而高。
- 黄冠:指道士或隐士的服饰,象征清贫。
- 松肪:松树的油脂,可以用来点灯或做药。
典故解析:
“黄僊”一词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诗中提到“黄冠”则暗示了作者的道教情结与隐逸追求。古殿的存在与劫火的余烬,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诗人对过往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诗风豪放,常以爱国情怀、个人遭遇为题材,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局动荡,陆游对战争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宿黄僊观》通过描绘隐居的生活,体现了他对战乱的深刻思考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拔宅翛然上碧虚”来展示一种超脱的态度,似乎在强调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已然归于自然。接着,诗人以“重门不改云山色”表明自己的居所依然如昔,岁月的流逝没有改变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古殿犹存劫火余”一句,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劫难,古殿的残存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翠木萧森高蔽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表达了隐者的清幽与超脱。
最后两句“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拔宅翛然上碧虚:隐居于青碧的天空之下,表达一种远离世俗的自由感。
- 神僊岂亦爱吾庐?:质疑神仙是否也会喜爱自己的居所,表现出一种自谦和对自然的敬畏。
- 重门不改云山色:大门虽重,但依然保持着山水的清晰,象征时间的静止和自然的恒久。
- 古殿犹存劫火余:古老的殿宇依然存在,劫火后的残留象征着历史的伤痛与记忆。
- 翠木萧森高蔽日:形象地描绘出高大的树林遮蔽阳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黄冠贫窭自畦蔬:穿着黄冠的隐士,生活清贫,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简朴。
- 残年安得长来此:感慨自己年事已高,难以长久留在此地,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 一碗松肪读隐书:希望能有一碗松脂,安静地阅读,体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比喻:例如“古殿犹存劫火余”通过比喻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深度。
- 拟人:诗中提到“神僊岂亦爱吾庐”,将神仙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碧虚:象征清净与超脱的精神世界。
- 古殿: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与文化。
- 翠木:自然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韧性与生机。
- 黄冠:隐士的象征,体现了清贫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虚”指的是什么? A. 青碧的天空
B. 绿树成荫
C. 黄土高坡
答案:A -
“古殿犹存劫火余”中的“劫火”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争与灾难
C. 火灾
答案:B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陆游的隐逸与王维的山水诗风相似,都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逃避。然而,陆游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感慨,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