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懹
陆游 〔宋代〕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
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
浦漵家家钓,村墟点点烟。
归舟葛衣薄,始觉是秋天。
白话文翻译:
在残荷的外面,我思念远方的客人;而在稻田的前面,农民们忙于秋天的农作。祭祀的事情多了,巫师得以掌权;税收充足,官吏却无权作主。河边的渔民家家都在钓鱼,村庄里点点炊烟袅袅升起。归来的船上,薄薄的葛衣让我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客思:思念远方的客人。
- 残荷:秋天残败的荷花,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 农功:农作,指秋季的收成。
- 祭:祭祀活动。
- 巫:古代的祭司或巫师。
- 浦漵:指河边的水域,水面平静的样子。
- 家家钓:每家每户都在钓鱼。
- 村墟:村庄。
- 点点烟:炊烟袅袅升起的样子,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
- 归舟:归来的船只。
- 葛衣:用葛麻纤维制成的衣服,轻薄朴素。
典故解析:
- 巫得职:古代社会中,巫师的角色往往与祭祀和权力相关,反映了当时对宗教和迷信的态度。
- 秋天:秋天常常象征着成熟、收获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落与动乱,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懹》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落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温暖回忆。
诗歌鉴赏:
《秋懹》是一首描绘秋天乡村景象的诗作,字里行间渗透出浓厚的思乡情怀。诗的开头两句“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的秋天景象,映照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残荷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寓意着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不平。在充满祭祀气氛的乡村,巫师却得到了权力,而官吏在税收充足的情况下反而无能为力,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诗的最后两句“归舟葛衣薄,始觉是秋天”则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结合,薄衣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清凉,正是这一细腻的细节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浓郁的乡土情怀。
诗歌整体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也有对个人生活的珍视,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乡村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思残荷外:在秋天的残荷旁,我思念远方的朋友,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农功晚稻前:在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忙碌于晚稻的收成,显示了农村生活的忙碌与繁荣。
- 祭多巫得职:祭祀活动频繁,巫师因此得以掌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迷信的依赖。
- 税足吏无权:税收充足,但官吏却无权,暗示了社会的腐败与无能。
- 浦漵家家钓:描绘了每家每户都在河边钓鱼的恬静场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生活。
- 村墟点点烟:村庄里炊烟袅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土气息。
- 归舟葛衣薄:归来的船上,身着薄薄的葛衣,我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 始觉是秋天:在这一刻,我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对称排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残荷”、“晚稻”、“炊烟”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秋天氛围。
- 比喻:将乡村生活与秋天的景象相结合,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乡村生活,表达了陆游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在宁静的自然景象中,蕴含着对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荷:象征秋天的凋零与思念,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 晚稻:象征着丰收与辛勤劳作,反映了农民的生活。
- 巫:代表古代社会的迷信与权力的交错。
- 炊烟:象征温馨的家庭生活与乡村的宁静。
- 葛衣: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思残荷外”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
诗中的“浦漵家家钓”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忙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热闹的集市
D. 荒凉的沙漠 -
“归舟葛衣薄”中的“薄”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冷
B. 轻
C. 单薄
D. 朴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秋天的情感与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懹》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