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时间: 2025-01-08 22:0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作者:辛弃疾 〔宋代〕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山水相间的美丽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开头提到“一丘一壑”,强调自然的雄伟与辽阔,接着提到老子风流,暗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茅檐下的松树和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涓涓石泉流淌在山脚下。诗人思考往昔的种种,感慨晨猿夜鹤的惆怅。接着提到邓禹这样的历史人物,饱含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追求。喝酒吟歌,享受自由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西风送来黄菊的香气,日暮时分,心中思念佳人,忧愁与期待交织。纵使人生道路艰难,也不应轻易迷失方向,最终的归属与价值在于内心的自由与淡然。
注释
- 丘壑:指山丘与沟壑,形容自然风光。
- 茅檐:茅草屋檐,古代常用的建筑方式。
- 脉脉:形容泉水潺潺流动。
- 邓禹:东汉名将,因其英雄事迹而被后人崇敬。
- 纫兰结佩:用兰花编织成佩饰,象征美好与思念。
- 磬门:古代乐器,象征门前的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其一生经历了金国的侵略与南宋的建立,深感国家危亡与民生艰辛。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关切与个人的理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现实关切。
创作背景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其时正值南宋国力衰弱,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人生与理想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辛弃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探讨人生的意义。词的开头以“一丘壑”引入,营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诗人似乎在这一片山水之间找到了宁静与惬意。接着老子的提及,显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倾慕,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茅檐上松月桂云”,这一句描绘了清幽的居所,伴随着自然的美景,诗人在这里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中。随着回忆的展开,诗人对过去的种种经历表现出怅然与无奈,尤其是“恼杀晨猿夜鹤”,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
诗中的历史典故“邓禹辈人”,意在强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诗人渴望成为像邓禹那样的英雄,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与失落。长歌自饮,放眼天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贯穿全诗。
最后,面对日暮西风,诗人思念佳人的情感愈加明显,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诗人也提醒自己要保持淡然与乐观。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丘壑:引出自然的壮阔,表明诗人心胸开阔。
- 老子风流占却:表达对老子思想的向往,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
- 茅檐上松月桂云:描绘自然美景,营造宁静的氛围。
- 脉脉石泉逗山脚:生动形象地展现泉水流淌的细腻。
- 寻思前事错:回忆往事,感叹人生的无常。
- 恼杀晨猿夜鹤:表露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 终须是邓禹辈人: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身的渴望。
- 长歌自深酌:表达对生活的享受,体现豁达的心态。
- 看天阔鸢飞:感受自然的广阔与自由。
- 怅日暮云合:日暮时分的感伤与思念佳人。
- 入江海曾约:隐喻对未来的约定与追求。
- 仰天大笑冠簪落:面对生活的困境,仍要保持乐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猿夜鹤”,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受相互映衬,增强表现力。
- 拟人: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呼唤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与淡然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 松月桂云:暗示宁静与美好,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晨猿夜鹤:象征孤独与惆怅,反映内心的感受。
- 黄菊:代表秋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佳人:象征思念与追求,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邓禹
C. 苏轼
D. 杜甫 -
填空题:诗中“茅檐上松月桂云”描绘了____的自然景象。
-
判断题: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对/错)
答案
- B. 邓禹
- 宁静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苏轼:两位词人都关注国家与个人理想,辛弃疾更显豪放与激昂,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淡然与洒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情感与意境,领悟辛弃疾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