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三公燕集韵酬了骏尧夫》

时间: 2025-01-01 11:09:22

官闲虚室白,粟饮太仓红。

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蒹葭徒倚玉,燕雀岂知鸿。

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了骏尧夫
司马光

官闲虚室白,
粟饮太仓红。
朝夕扫三径,
往来从二公。
蒹葭徒倚玉,
燕雀岂知鸿。
相遇辄同醉,
惟愁樽酒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闲置无事的情景,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与朋友的交往。诗中提到的“官闲虚室白”,意指在官位上无所事事,空荡荡的房间显得很白。而“粟饮太仓红”则形容饮食丰足。“朝夕扫三径”是指每天在庭院中打理小路,生活平淡而闲适。“往来从二公”则表明与两位朋友的交往。“蒹葭徒倚玉”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感到无奈。“燕雀岂知鸿”表达了小鸟不知大雁之志的意思,借以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畅饮,却又因酒樽空虚而感到惆怅。

注释:

  • 官闲虚室白:意指官职闲散,房间空荡。
  • 粟饮太仓红:形容饮食丰盛,米粮充足。
  • 朝夕扫三径:日常打理庭院的小路。
  • 往来从二公:与两位朋友交往。
  • 蒹葭徒倚玉:芦苇徒然倚靠着美玉,暗示无所依靠的美好。
  • 燕雀岂知鸿:小鸟不知大雁的志向,象征无知与孤独。
  • 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相聚时痛快饮酒,却又因酒樽空而感到惆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在官场上经历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司马光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开篇“官闲虚室白”,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的无所事事和内心的孤独。而“粟饮太仓红”则对比了外在的丰盛与内心的空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朝夕扫三径”,诗人描绘了自己宁静的日常,但这份宁静中又透出一丝无奈,仿佛在提醒自己,虽有闲暇,却无朋共饮,生活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蒹葭徒倚玉”与“燕雀岂知鸿”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此表达对高远志向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理解的缺失。最后两句“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则是对友谊的珍视,尽管酒樽空虚,但相聚的快乐时光是难得的,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官闲虚室白:闲暇的官职让房间显得空荡无物。
    2. 粟饮太仓红:生活富足,享用大仓里的美酒美食。
    3. 朝夕扫三径:日复一日地打理庭院中的小路。
    4. 往来从二公:与两位朋友频繁往来。
    5. 蒹葭徒倚玉:芦苇无所依靠,象征美好的渴望却无处寄托。
    6. 燕雀岂知鸿:小鸟不知道大雁的志向,比喻无知与孤独。
    7. 相遇辄同醉:每次相聚都痛快畅饮。
    8. 惟愁樽酒空:但心中仍为酒樽空虚而愁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夕扫三径”和“往来从二公”形成对称。
    • 比喻:将“燕雀”和“鸿”比作小人物与大志者,体现志向的差异。
    • 拟人:将芦苇“徒倚”赋予情感,表现孤独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孤独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官闲:象征着权力的倦怠与失落。
  • 三径:暗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单调。
  • 蒹葭:象征脆弱与无依无靠,反映诗人的孤独。
  • 燕雀:代表小人物,象征无知与平庸。
  • 樽酒:象征友谊与聚会的快乐,也暗示着空虚。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官闲虚室白”表达了什么? A. 官职繁忙 B. 官职闲散 C. 官职失落
    2. “燕雀岂知鸿”中的燕雀象征什么? A. 大志者 B. 小人物 C. 美好事物
    3. 诗人为何愁“樽酒空”? A. 没有酒 B. 没有朋友 C. 没有美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司马光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常表现豪放与奔放,而司马光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生活的平淡,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代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司马光传》: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