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渊元夕》
时间: 2025-01-04 08:2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岳岧峣阙角齐,银檐无影玉绳低。
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鉴落,香尘不染锦障泥。
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神岳仿佛与天相接,银色的屋檐在月光下无影无踪,像玉带一样低垂。
风中传来丝竹乐器的交响,灯光照亮了星河,让人目不暇接。
美酒四散飞溅,仿佛金色的镜子在落下,香气弥漫却又不沾污华丽的帷幕。
谁知道今夜在斋祠里驻足的客人,实际上就在宫城的槐柳树西边。
注释:
- 神岳:指高耸的山岳,象征着雄伟和神圣。
- 岧峣:形容山高耸的样子。
- 阙角:指宫阙的角楼,代表着皇家建筑。
- 银檐:屋檐像银色一样闪亮,形象生动。
- 玉绳:比喻屋檐的低垂,像玉带一样柔美。
- 丝管:指乐器,常用于形容音乐的悠扬。
- 灯滉:灯光明亮,照耀星河。
- 清醴:美好的酒,象征欢庆。
- 金鉴:金色的镜子,象征光辉。
- 香尘:香气弥漫,尘埃中带着香味。
- 斋祠:祭祀的地方,表示一种肃穆的氛围。
- 槐柳:槐树和柳树,常作为古代园林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和子渊元夕》创作于元宵节,即正月十五,通常是庆祝春节的高潮,象征团圆和欢乐。作者在此佳节之际,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和热闹的节日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景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愉悦的情感。开篇高耸的神岳与阙角,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背景,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接着,银檐无影、玉绳低垂,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优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诗中描绘了乐器声声入耳,灯光照耀下的星河,展现出节日的繁华与热闹,令人沉醉。美酒飞溅的意象,象征着欢庆的气氛,而香尘不染则隐喻着纯洁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最后一句提到的斋祠客,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繁华背后仍有一些人孤独徘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而言,诗中音韵和谐,意象丰富,既描绘了节日的欢乐,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岳岧峣阙角齐:描绘高耸的山岳与宫阙对齐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气势。
- 银檐无影玉绳低:银色的屋檐在月光下显得无影,低垂的样子宛如玉带,营造出清幽的夜晚氛围。
- 风传丝管交加发:风中传来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 灯滉星河上下迷:灯光闪烁,照耀着星河,给人一种迷幻的感觉。
- 清醴横飞金鉴落:美酒四散飞溅,象征着欢庆的场景。
- 香尘不染锦障泥:香气弥漫,却不沾染华丽的帷幕,表达了一种纯洁之美。
- 谁知此夕斋祠客:反转思路,提及祭祀的客人,暗示节日的孤独感。
- 近在宫城槐柳西:说明客人其实就在宫城的西边,构建了空间上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檐无影玉绳低”,将屋檐比作玉绳,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风传乐声,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美丽夜景,展现了欢乐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繁华背后仍有对内心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岳:象征着巍峨的自然与精神的高远。
- 银檐:代表着清冷与优雅的夜晚。
- 丝管: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欢快。
- 星河: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 清醴: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欢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神岳”指什么?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岳
C. 街道
答案: B -
“银檐无影”用来形容什么? A. 太阳
B. 月光下的屋檐
C. 星星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斋祠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庆
B. 孤独
C. 忘我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司马光的元宵描写:李白的作品往往充满豪情与洒脱,而司马光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反思,体现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