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
时间: 2025-01-01 15:2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谯楼罢传角,将启东方明。
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
整屐休迟回,径作匡庐行。
是时凉云阁,茅屋鸡互鸣。
萧萧篱落破,已递机杼声。
沿回且多趣,仰睇山峥嵘。
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荣。
云树漏初曦,小立伤前程。
岩翁乐高褰,因知跋涉情。
盘兹翠阁深,自照泉影清。
听猿步荒寂,乳窦百怪呈。
屏障互隐见,松竹相回萦。
兼怀知己多,此际莫合并。
萝阴匝道周,野卉难辨名。
聊从兰若留,危阑压飞甍。
丘垄入怅望,牛羊践榛荆。
人生如浮沤,失壮良可惊。
及时不济胜,老去怀不平。
瞭然看山眼,山意争邀迎。
穷崖由此探,大笑长江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清晨临出西门时的所见所感。谯楼的角声刚刚停息,东方的晨光即将展开,我想披上简单的衣服,向西走出湓江城。整理好鞋子,不要迟疑地回头,直接朝着匡庐山行去。此时,凉爽的云阁上,茅草屋里,鸡鸣声此起彼伏。萧瑟的篱笆已破旧,机杼声已经传来。一路走去,趣味颇多,仰望高耸的山峰,秋天的草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光辉。云树间透出初晨的曦光,站在这里让我感到对未来的忧伤。岩石上的老人乐于高歌,因为他理解跋涉的辛苦。翠绿的阁楼深处,泉水映出清晰的影子。听见猿猴在寂静中叫唤,百怪纷呈。屏障间时隐时现,松竹环绕。此时我心中怀念知己,却又无法相聚。树荫围绕着小道,野花难以分辨其名。我决定在兰若中停留,站在高阑把玩飞檐。丘陵纵横,牛羊在灌木丛中穿行。人生如浮沤,失去壮年让人惊讶。适时不如及时,年老时心中难免不平。清晰地看着山,山的意愿仿佛在邀请我。深探崖底,笑看长江横流。
注释:
- 谯楼:古代的城楼,通常用于传递信号。
- 湓江:位于今湖北省,流入长江的河流。
- 匡庐:指庐山,风景名胜区。
- 机杼声:指织布的声音,常用以象征家务繁忙。
- 兰若:指兰花生长的地方,象征清幽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仲明,号思斋,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庐山及对友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是一首描绘清晨出行的山水诗,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情感的交融。诗中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从城外步入山林的过程,表现了对庐山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怀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外在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如“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荣”一句,既展现了秋日的美丽,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外,诗中多次提及自然的声音,例如“鸡互鸣”、“机杼声”,“猿步荒寂”,这些细节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最后,诗人以“人生如浮沤”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通过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也能体验到那份清晨出游的宁静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谯楼罢传角:谯楼的钟声刚刚停止。
- 将启东方明:东方的晨光即将到来。
- 我欲披野衣:我想穿上简单的衣服。
- 西出湓江城:向西走出湓江城。
- 整屐休迟回:整理好鞋子,不要迟疑地回头。
- 径作匡庐行:直接朝着匡庐山行去。
- 是时凉云阁:此时凉爽的云阁。
- 茅屋鸡互鸣:茅草屋中,鸡鸣声此起彼伏。
- 萧萧篱落破:萧瑟的篱笆已破旧。
- 已递机杼声:机杼声已经传来。
- 沿回且多趣:一路走去,趣味颇多。
- 仰睇山峥嵘:仰望高耸的山峰。
- 湛露著草木:露水滋润下的草木。
- 秋色何光荣:秋天的景色多么光辉。
- 云树漏初曦:云树间透出初晨的曦光。
- 小立伤前程:站在这里让我感到对未来的忧伤。
- 岩翁乐高褰:岩石上的老人乐于高歌。
- 因知跋涉情:因为他理解跋涉的辛苦。
- 盘兹翠阁深:翠绿的阁楼深处。
- 自照泉影清:泉水映出清晰的影子。
- 听猿步荒寂:听见猿猴在寂静中叫唤。
- 乳窦百怪呈:百怪纷呈。
- 屏障互隐见:屏障间时隐时现。
- 松竹相回萦:松竹环绕。
- 兼怀知己多:此时我心中怀念知己。
- 此际莫合并:却又无法相聚。
- 萝阴匝道周:树荫围绕着小道。
- 野卉难辨名:野花难以分辨其名。
- 聊从兰若留:我决定在兰若中停留。
- 危阑压飞甍:站在高阑把玩飞檐。
- 丘垄入怅望:丘陵纵横,牛羊在灌木丛中穿行。
- 人生如浮沤:人生如浮沤。
- 失壮良可惊:失去壮年让人惊讶。
- 及时不济胜:适时不如及时。
- 老去怀不平:年老时心中难免不平。
- 瞭然看山眼:清晰地看着山。
- 山意争邀迎:山的意愿仿佛在邀请我。
- 穷崖由此探:深探崖底。
- 大笑长江横:笑看长江横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如浮沤”,将人生比作浮沤,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拟人:如“山意争邀迎”,赋予山以人的情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萧萧篱落破,已递机杼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欣赏秋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惆怅和对未来的不安,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谯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繁忙。
- 湓江:代表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旅程。
- 庐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寄托着作者的向往。
- 鸡鸣声:生活的气息,反映出田园诗的朴实。
- 云树: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湓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省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
“人生如浮沤”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人生如同浮萍般短暂
b) 人生如同大海般辽阔
c) 人生如同山川般坚固 -
诗中提到的“云树漏初曦”表现了什么意境? a) 清晨的美丽
b) 黄昏的宁静
c) 正午的炎热
答案:
- a) 湖北省
- a) 人生如同浮萍般短暂
- a) 清晨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鹿柴》: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
- 《庐山谣》:同样涉及庐山,但更富有传奇色彩,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