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一枕西窗深闭合,卧听丛竹雨来时。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奴仆和白色的牛在这里静静地相得益彰;我老了,身体的羁绊已不再能自持。我在这深闭的西窗旁,躺着听丛竹间的雨声。
注释:
- 青奴:指青色的仆人,青色可能是指他们的衣服或皮肤。
- 白牯:白色的牛,通常用于耕作或作为家畜。
- 形骸:指身体和形体。
- 不自持:指无法自我控制或约束。
- 一枕西窗:指一扇面向西边的窗户,形容居所的环境。
- 卧听:躺着静听。
- 丛竹:指成片的竹子。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青奴白牯”可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清风,生于北宋时期,后期活动于南宋。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绘隐逸生活和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斋居》创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在物质追求日益盛行的时代,诗人选择退隐,享受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斋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青奴白牯静相宜”,通过青奴与白牯的和谐映衬出一种安逸的乡村生活,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第二句“老罢形骸不自持”则流露出诗人对衰老的感慨,暗示着身体的衰弱与内心的自在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两句“一枕西窗深闭合,卧听丛竹雨来时”,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场景,诗人躺在窗前,静静地聆听着竹林中的雨声,似乎在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幽静、和谐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奴白牯静相宜:青色的仆人和白色的牛在这里静静地相得益彰,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
- 老罢形骸不自持: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衰弱,无法再自我约束,表达出对衰老的无奈。
- 一枕西窗深闭合:西窗深闭,意味着诗人选择了静谧的环境,避免外界的打扰,专注于内心的感受。
- 卧听丛竹雨来时:诗人躺卧在窗前,静静聆听雨声,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奴白牯”与“形骸不自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静谧的环境拟人化,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的宁静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衰老的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奴:象征勤劳的仆人,体现田园生活的从容与安逸。
- 白牯:象征家畜,代表着朴素的乡村生活。
- 西窗:代表私密空间,体现内心的宁静。
- 丛竹: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机,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奴白牯”中的“青奴”指什么?
A. 青色的牛
B. 青色的仆人
C. 青色的竹子 -
诗中“卧听丛竹雨来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激动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留客》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斋居》则关注于隐逸的自然生活。
- 《山中留客》:描绘了山中情景,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与《斋居》主题相似,但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