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4:43:34

丹殿俯嵯峨。

洞庭秋水湘娥。

深房鬼火暗青萝。

呜咽神弦自歌。

文木漆光丝缠腹,蕉花影里婆娑。

只为相思美子,灯前一敛双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渎神 其二
丹殿俯嵯峨。
洞庭秋水湘娥。
深房鬼火暗青萝。
呜咽神弦自歌。
文木漆光丝缠腹,
蕉花影里婆娑。
只为相思美子,
灯前一敛双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洞庭湖景象,远处的丹殿高耸于巍峨的山岭上,湖水在秋日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深邃。诗人想象着深房中鬼火闪烁,青藤缠绕,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幽幽的情感。神弦呜咽着自我吟唱,文木的漆光如丝般缠绕在心头,蕉花的影子在灯光下轻轻摇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子的浓厚思念,灯下的双眉微微皱起,满是愁苦。

注释:

  • 丹殿:指的是红色的殿宇,象征着神圣和高贵。
  • 嵯峨:形容山峦高耸,气势磅礴。
  • 湘娥:指洞庭湖中的美丽女子,常用以象征美丽和柔情。
  • 鬼火:指深夜时分迷离的光亮,常与神秘和幽暗相关。
  • 呜咽:形容低声哭泣或轻声吟唱,表示悲伤或思念。
  • 文木:指有花纹的木材,象征着精致和优雅。
  • 婆娑:形容轻盈的舞动,常用来形容花影或舞者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因其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多涉及自然与人情,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其作品常融合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爱情、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河渎神 其二》是一首意蕴深远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诗中,诗人通过“丹殿”与“嵯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境界。洞庭湖的秋水与湘娥的形象交织,赋予了诗歌一种柔美的情感。深房中的鬼火则象征着内心的迷茫与孤寂,诗人通过“呜咽神弦自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隐秘而又深刻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哀伤,尤其是最后一句“灯前一敛双蛾”,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子深深的眷恋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既具视觉之美,又富有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殿俯嵯峨:高高的红殿俯视着巍峨的山岭,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
  2. 洞庭秋水湘娥:秋天的洞庭湖水波荡漾,映衬出美丽的女子形象,象征着柔情。
  3. 深房鬼火暗青萝:深邃的房间里鬼火闪烁,青藤缠绕,暗示了神秘和思念的情感。
  4. 呜咽神弦自歌:轻声的神弦自我吟唱,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5. 文木漆光丝缠腹:文雅的木材光泽如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6. 蕉花影里婆娑:蕉花的影子轻轻舞动,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7. 只为相思美子:为思念那位美丽的女子而感伤。
  8. 灯前一敛双蛾:灯前轻轻皱起的双眉,流露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运用比喻增强诗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惆怅,思念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殿:象征着神圣与高贵,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湘娥:象征着美丽与柔情,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
  • 鬼火:暗示着内心的迷茫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纠葛。
  • 蕉花影:象征着轻盈与柔美,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殿”象征什么?

    • A. 神圣与高贵
    • B. 乡村生活
    • C. 战争与冲突
  2. “蕉花影里婆娑”描述了什么场景?

    • A. 舞动的影子
    • B. 秋天的落叶
    • C. 雪中的梅花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 A. 欢乐
    • B. 哀伤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更多的是对酒的豪放与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春望》:在抒发对时局的忧虑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毛奇龄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

以上内容为对《河渎神 其二》的详细解析、鉴赏及相关学习材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