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峤长风烟。裴徊神后祠前。
晚潮遥送木兰船。佩环声里婵娟。
春尽玉颜空寂寞。卷帘凝对高阁。
倡女几家行乐。夜深犹弄弦索。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山峦上,长风带来烟雾缭绕。
我徘徊在神祠的前面,晚潮缓缓送走木兰船。
佩环声中显得女子的姿态婀娜。
春天已尽,她的美丽却孤寂无比。
卷起帘子,凝望高阁,心中满是无奈。
多少家中女子还在欢笑,
而夜深时,她们仍在弹奏乐曲。
注释:
- 孤峤:指孤独的山峰,象征自然的静谧与孤独。
- 裴徊:徘徊、踱步,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心情。
- 晚潮:指傍晚时分的潮水,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木兰船:传说中木兰舟,象征着漂泊与离别。
- 佩环声:指佩戴的环饰发出的声音,衬托女子的优雅和孤独。
- 玉颜:指美丽的容颜,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
- 卷帘:卷起帘子,暗示对外界的凝视和内心的孤独。
- 倡女:指歌女、乐女,代表那种欢乐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神后祠:指祭祀河神的庙宇,涉及到古代对水神的崇拜。
- 木兰船:源自《木兰诗》,象征着离别与游荡的命运。
- 春尽:常用来象征青春的逝去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活于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擅长营造细腻的情感氛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河流的崇拜和对美丽女子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河渎神 其二》以孤峤的长风烟开篇,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神祠、晚潮和木兰船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乡与忧伤。在诗中,佩环声里的婵娟在春尽后显得愈发孤独,反映出美丽与寂寞并存的矛盾。卷帘凝视高阁,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入了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使得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体味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诗词解析:
- 孤峤长风烟:孤独的山峦与长风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境界,给人以遥远而又神秘的感觉。
- 裴徊神后祠前:徘徊于神祠前,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 晚潮遥送木兰船:晚潮缓缓送走木兰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暗示着一种无奈的离愁。
- 佩环声里婵娟:佩环声中显得女子的婀娜,生动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孤独的结合。
- 春尽玉颜空寂寞:春天已尽,女子的美丽显得愈发孤寂,暗示了青春的易逝与美丽的失落。
- 卷帘凝对高阁:卷起帘子凝视高阁,反映出人与自然的隔阂与内心的孤独。
- 倡女几家行乐:提到倡女的欢声笑语,形成对比,突出主角的孤独感。
- 夜深犹弄弦索:夜深时仍在弹奏,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要追求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孤独的象征。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晚潮遥送”。
- 对仗:如“卷帘凝对高阁”与“倡女几家行乐”,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与孤独、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孤峤:象征孤独与宁静。
- 神后祠:代表人类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
- 木兰船:象征着离别与漂泊。
- 佩环声:代表优雅与孤独的结合。
- 高阁:象征着人类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木兰船”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笑
C. 努力 -
诗中的“春尽玉颜空寂寞”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大自然的美
C. 人际关系的和谐 -
诗中“倡女几家行乐”表现了什么?
A. 孤独
B. 欢乐
C. 努力奋斗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河渎神 其二》都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与美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