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时间: 2025-01-14 09:51:55

密约水神祠。

瓣香心事谁知。

绣幡同上小名儿,一双亲系干支。

萧萧暮雨芙蓉黑。

越江犹认行迹。

潮没苏碑三尺,怨魂应始消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密约水神祠。瓣香心事谁知。
绣幡同上小名儿,一双亲系干支。
萧萧暮雨芙蓉黑。越江犹认行迹。
潮没苏碑三尺,怨魂应始消得。

白话文翻译:

在水神的祠堂里,我默默许下心愿,谁能知晓我内心的秘密?
绣着小名的幡旗一起升起,父母的心愿与我紧紧相连。
萧萧的夜雨中,芙蓉花显得格外暗淡;即使越过江河,我仍能认出那走过的足迹。
潮水淹没了三尺高的苏碑,怨恨的灵魂应该开始消散了。

注释:

  • 密约:暗自许下的承诺或愿望。
  • 瓣香:指香花的花瓣,这里指香火。
  • 绣幡:刺绣的旗帜,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
  • 干支:古代用于记年、记月、记日的干支纪年法,表示亲情的联系。
  •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越江:跨过江河,象征离别或迁徙。
  • 苏碑:指苏轼的碑文,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念。

典故解析:

  • 水神祠:水神又称河神,是古代人们信仰的对象,用以祈求水源的丰盈与无灾。
  • 苏碑:出自苏轼的诗文,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常有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观,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心,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水神祭祀之际,表达了对水神的敬仰以及内心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尊重与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河渎神》通过水神的祭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密约水神祠”引入,既表现了对水神的崇敬,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秘密与愿望。接着“瓣香心事谁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心事的孤独感,情感深沉而细腻。

“绣幡同上小名儿”则引入了亲情的元素,显示出诗人与父母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体现出人类在自然与命运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接下来,萧瑟的暮雨与芙蓉花的黯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潮没苏碑三尺,怨魂应始消得”则是对逝去历史的反思,潮水的上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怨魂”则可能是对离去亲人的追忆与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约水神祠”:在水神的祠堂里默默地许下愿望。
  2. “瓣香心事谁知”:心中的秘密或愿望无人知晓。
  3. “绣幡同上小名儿”:与父母的心愿紧密相连。
  4. “一双亲系干支”:指父母的愿望与自己命运的关联。
  5. “萧萧暮雨芙蓉黑”:傍晚的雨声和黑色的芙蓉花,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6. “越江犹认行迹”:即使跨越江河,仍能认出过往的痕迹。
  7. “潮没苏碑三尺”:潮水淹没了历史的痕迹。
  8. “怨魂应始消得”:怨恨的心灵应该开始得到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无人知晓的秘密,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雨声和花色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水神的敬仰,表现了对亲情、历史与命运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神: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依赖。
  • 香瓣:寄托着人们的祈愿与思念。
  • 芙蓉:代表美丽与脆弱,象征着诗人的感伤情怀。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神”是指什么?

    • A. 河流的神灵
    • B. 大海的神灵
    • C. 湖泊的神灵
    • D. 泉水的神灵
  2. “一双亲系干支”中“干支”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 A. 时间
    • B. 亲情
    • C. 地理
    • D. 历史
  3. 诗中“潮没苏碑三尺”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历史的追忆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亲人的思念
    • D. 对命运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河渎神》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索,但《水调歌头》更显豪放,而《河渎神》则更加细腻和沉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