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时间: 2025-01-19 20:15:19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邵雍 〔宋代〕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白话文翻译:

刚走出都城门外,向西南方向指向洛川的角落。 山川展开了远方的意境,天地仿佛悬挂在我的双眼中。 村庄的桑树和榆树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田家的禾黍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民间有这样的乐趣,何必非要等到封侯拜相呢。

注释:

  • 洛陬:指洛川的角落,洛川是古代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 山川开远意:山川的景色展开,给人以远大的意境。
  • 天地挂双眸:形容视野开阔,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 桑榆晚:指傍晚时分,桑树和榆树的影子拉长。
  • 禾黍秋:指秋天禾黍成熟,象征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邵雍在宋代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初出都门,远望洛川的景象。诗中“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后两句“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则进一步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民间生活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认为民间的简单生活自有其乐趣,不必追求封侯拜相的荣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诗人刚走出都城,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了洛川的角落。
  2.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山川的景色展开,给人以远大的意境,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3.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傍晚时分,村庄的桑树和榆树显得格外宁静,田家的禾黍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4.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民间有这样的乐趣,何必非要等到封侯拜相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地挂双眸”比喻视野开阔,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 对仗:“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对仗工整,描绘了宁静的田园风光。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自然美景和远大的意境。
  • 天地:象征广阔的视野和宇宙的宏大。
  • 村落桑榆: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田家禾黍:象征丰收和民间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地挂双眸”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民间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邵雍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