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庭前绿叶渐浓,计饯春无半月矣,病起有怀,率成短阕》
时间: 2025-01-04 07:1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庭前绿叶渐浓,
计饯春无半月矣,
病起有怀,
率成短阕。
绿阴一地池塘静。
翠生一地罗衫影。
扶病倚栏杆,
箫声起暮寒。
日长云鬓亸,
不耐熏香坐。
斜日下楼西,
梦回闻鸟啼。
白话文翻译
庭前的绿叶渐渐茂盛,
春天的送别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我因病而起,
随意写了这短短的几句。
绿荫覆盖的池塘静悄悄的,
翠绿的影子映在水面上。
我扶着病体倚在栏杆上,
箫声在寒暮中响起。
日子渐长,头发松散,
难以耐受这熏香的气息。
夕阳斜照在楼西,
梦中回忆起鸟儿的啼鸣。
注释
- 渐浓:逐渐茂盛,形容绿叶的生长。
- 计饯:这里指的是对春天的告别。
- 病起有怀:因生病而起,内心感慨。
- 绿阴:浓密的绿荫。
- 池塘静:池塘安静无声,体现宁静的氛围。
- 箫声起暮寒:在暮色中传来的箫声,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感觉。
- 云鬓亸:形容头发凌乱,暗示时间的流逝。
- 熏香:指香气,可能是指室内的香气,使人不耐烦。
典故解析
- 池塘:在古代诗词中,池塘常常象征着宁静与清幽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静。
- 箫声: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营造氛围。
- 梦回闻鸟啼:鸟啼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或是思乡之情,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韫珍,清代女诗人,生于盛世,才华出众。她的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因病卧床,目睹庭前春光,内心感慨,故写此诗。反映出她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因病而生的感慨,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细腻而敏感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绿阴一地池塘静”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春日画面,清新的自然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以“箫声起暮寒”引入了音乐元素,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箫声仿佛在诉说着她的病苦与孤独。最后的“梦回闻鸟啼”则是对生命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在病痛之中,诗人却能从周围的景色中找到安慰,表现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前绿叶渐浓: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计饯春无半月矣:表明春天已过去的时光,引发怀念。
- 病起有怀:诗人因病而起,感慨万千。
- 率成短阕:随意写下这短短的诗句,显得心情轻松。
- 绿阴一地池塘静:描绘出宁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翠生一地罗衫影:形容水面上绿影摇曳,生动而优雅。
- 扶病倚栏杆:表现出诗人因病而倚靠,凸显出脆弱的身体。
- 箫声起暮寒:音乐的响起与寒冷的夜晚形成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日长云鬓亸: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琐碎。
- 不耐熏香坐:对环境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烦闷。
- 斜日下楼西: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 梦回闻鸟啼:在梦中回忆起鸟鸣,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阴”比喻春天生机,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箫声起暮寒”与“梦回闻鸟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过往的缅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病痛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叶: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春天的到来。
- 池塘:象征宁静与安详,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箫声:音乐的象征,营造情感氛围。
- 鸟啼: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时光的流逝。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病起有怀”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病痛的无奈
- C. 对过去的回忆
- D. 对未来的期盼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绿阴一地池塘静”主要描绘了_____的环境。
-
判断题:诗中使用的“箫声起暮寒”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对/错)
答案
- B
- 宁静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菩萨蛮》
- 主题: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描写自然景色的壮丽,而《菩萨蛮》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风格:前者豪放,后者细腻,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从古到今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