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
时间: 2024-09-19 22:00:00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
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
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
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
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
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
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
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
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
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
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
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
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
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
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
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
呜呼!
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
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
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
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
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
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
呜呼!
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
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
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
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
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
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
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
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
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
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
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
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
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
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
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
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
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
呜呼!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
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
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
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
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
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
呜呼!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
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块铜雀台的瓦片,出自铜雀台之前。瓦片呈青紫色,厚度约一寸,池水如半月般聚积,松烟缭绕。磨墨时如同暗雨将至,墨色如明珠般闪烁。花香四溢,呼唤着友人,沉檀匣中铭刻着文词。竹林环绕,目之所及皆为友人欢宴,莫要沿袭错谬的考据。文上记录的建安三年造,彼时河北正值炎热。袁曹两大英杰不相上下,怎能兴起战争?我听说南皮有两座台,或许是袁候的遗迹。那时,冀州如虎视眈眈,官渡之战尚未发生,瓦片依然完好。穹窿高百尺,用以侦查敌情,吸尽兵气归陶甄。传说夜晚深处会发出怪异光芒,异香缭绕如龙蜿蜒。野火烧尽苔藓,争论纷纷。否则若不是因为太仓之谷,正值浮瓜年。区区八百胡椒,何况是瓴甋高耸的观瞻。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他与我同猎射雉。哀乐交织,感动丝竹,金碧辉煌映照画檐。不知何时被雕琢成砚,残膏滴落在江湖上。宜城驿路通往昌黎,景山赠予赖欧公的传记。世间古物犹如飘瓦,获得它有如真珠船。唉!人生怎能如你般坚固,背负汉隶气息如神。缁布纹深,尾巴则断,犹如割据留存的山川。袁家父子如豚犬,曹家兄弟终究猜忌。徘徊在香履中含有深意,木妖早已预兆漳河堧。知你好古是一种癖好,岂能因人而废弃针砭。魏三祖的集子你所珍藏,往昔汉上遭遇敌兵。唉!一得一失皆是前缘,不是这个便是君家毡。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的砖。
注释
- 铜雀台:汉代的一个重要建筑,位于今河南省。
- 建安三年:指的是公元198年,曹操的统治时期。
- 虎视冀州:形容袁绍在冀州的强势地位。
- 官渡:指的是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袁曹之间的著名战役。
- 穹窿:高大建筑的顶部,用于侦查。
- 沉檀:一种名贵的木材,用于制作匣子。
- 流连香履:在花香中徘徊。
- 魏三祖:指的是魏国的三位开国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瑞骏,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欣赏古代文物时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对历史人物袁曹的追忆和对古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长诗。诗中通过对一块铜雀台瓦的细致描写,引发对历史人物袁绍与曹操之间关系的深思。诗人在描写瓦片的青紫色及其来源时,隐喻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铜雀台瓦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
诗中反复提及的“袁曹两雄”,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回顾,更是对权力斗争与人性复杂的深刻反思。两位英杰各有千秋,然而在权力的斗争中,彼此间的猜忌与对立却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对比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得以体现,从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
此外,诗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层次分明,意象鲜明。通过对古物的珍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向往,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文化情怀。
最后,诗人在反复探讨“古物”的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坚韧与不屈精神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境深远,值得品味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铜雀台瓦良研田:开头描绘瓦片的来源,奠定了整首诗的主题。
- 此瓦乃在铜雀先:强调瓦片的历史背景。
- 色青而紫厚以寸:描写瓦片的颜色和厚度,表现其质感。
- 池窊半月潴松烟:借景抒情,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磨墨如暗欲雨润:用细腻的比喻,表现磨墨的情景。
- 瑟瑟缀若明珠悬:进一步美化墨色,暗示文化的璀璨。
- 诸花香处呼璧友:描绘友人的聚会,体现人际关系。
- 沈檀之匣铭词镌:提到文物的铭刻,强调文化传承。
- 竹垞目以宴友瓦:强调文人雅集的氛围。
- 得毋考据讹相沿:提醒人们要避免历史的误解。
- 文曰建安三年造:明确历史背景,提供时间线索。
- 斯时河北方炎炎:描绘当时的气候,增加场景的真实感。
- 袁曹两雄不相下:点明诗中历史人物的对立关系。
- 土木何得兴戈鋋:质问为何要兴起战争,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 吾闻南皮有台二:引入另一个历史背景,扩展视野。
- 或者袁候之遗埏:暗示历史的遗留与传承。
- 当其虎视冀州日:形容袁绍的强大与威胁。
- 官渡未战犹瓦全:强调战争前的宁静与美好。
- 穹窿百尺用侦敌:描绘高耸的建筑,象征防御与警觉。
- 吸尽兵气归陶甄:表现战争的消耗与归宿。
- 相传夜深发光怪:提到传说,增加神秘色彩。
- 异香腾作龙蜿蜒:描绘异香的缥缈,增添浪漫色彩。
- 野火烧残败苔渍:带出历史的变迁与损耗。
- 争墩一例言詹詹:讨论历史的争议与解读。
- 否则陈因太仓粟:提到物质条件影响历史。
- 鸠工适值浮瓜年:暗示人们的生活状态。
- 区区胡椒且八百:表现物质的贫乏,反映时代的困境。
- 况乃瓴甋崇观瞻:形容美的事物的珍贵。
- 五官中郎敬爱客:提到文人的友谊,表现文人文化。
- 想见射雉同游畋:渴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 哀来乐往感丝竹:表达音乐带来的感动。
- 金碧鳞鳞辉画檐:描述建筑的华丽,象征文化的繁荣。
- 不知何时琢为砚:提到砚台的形成,象征文化的积累。
- 残膏一滴江湖沾:表现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 宜城驿入昌黎记:提到地理背景,增加历史感。
- 景山赠赖欧公传:提到文人交往,表现文化的共享。
- 世间古物等飘瓦:强调古物的珍贵与流散。
- 获之奚翅真珠船:表达获得古物的难得与珍惜。
- 呜呼!人生安得如汝坚:感叹人生的脆弱与珍贵。
- 背有汉隶神宛然:提到汉隶,象征文化的深厚。
- 缁布纹深尾则断:表现物质的脆弱与变迁。
- 亦犹割据留山川:暗示历史的割裂与分歧。
- 袁家父子固豚犬:表达对袁家的评价。
- 曹家兄弟终猜嫌:揭示曹家内的复杂关系。
- 流连香履有深意:强调人际关系的深意与复杂。
- 木妖早兆漳河堧:暗示自然与历史的交织。
- 知君好古自一癖:表现对古物的热爱。
- 岂以人废相针砭:强调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 魏三祖集君所弆:提到魏国的文化遗产。
- 曩者汉上遭师熸:提醒历史的教训与思考。
- 呜呼!一得一失皆前缘:表现因果关系与命运。
- 非此那伴君家毡:暗示命运的无常与变迁。
- 会看涤笔记神砚:期待未来的美好与希望。
- 压到寿贵公侯砖:暗示对地位与名望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磨墨比作暗雨,增加情感的层次。
- 拟人:瓦片被赋予情感,体现人对历史的敬畏。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性的复杂,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雀台瓦: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磨墨:代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
- 虎视冀州:象征权力斗争的紧迫感。
- 竹:象征文人雅集与自然的和谐。
- 香履:代表人际关系与深情厚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铜雀台瓦的颜色是:
- A. 红色
- B. 青紫色
- C. 黑色
-
诗中提到的“建安三年”是哪个朝代的时期?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袁曹两雄”的关系是什么?
- A. 亲密友人
- B. 竞争对手
- C. 兄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鲍瑞骏的《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与人事的感慨,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鲍瑞骏则强调文化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汉代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