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7:50:32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吹角城头变徵声,
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
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
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
遂使豺狼到两京。

白话文翻译

号角声在城头响起,传来急促的战斗信号,
船只在海上剧烈地交错纵横。
往年的仇恨犹如吞噬吴国的悲痛,
形势迫使贤王必须允许越国成事。
请求地界以便营造三处藏身之所,
登上祭坛时应让一军感到震惊。
慌忙自顾自地向潼关出征,
结果让豺狼般的敌人侵入了两京。

注释

  • 吹角:指吹号角,古代战争时用来传递命令或号召士兵。
  • 艨艟:指大型战船,这里形容战船的壮观和密集。
  • 徵声:即战斗号角声,用于召集和指挥作战。
  • 吞吴恨:指历史上吴国的覆灭,表达对往事的怨恨和痛苦。
  • 贤王:指有德行的国君,强调其面临的艰难选择。
  • 请地:请求或谋求土地,以便于战略部署。
  • 三窟狡:比喻设置多个藏身之处以应对突发情况。
  • 仓皇自趣:形容慌忙而自顾自地行动。
  • 豺狼:比喻敌人凶狠,形象地描绘战争的残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瑞骏,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常常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纷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诗中提到的吴国和越国的历史背景,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兴衰的无奈。开头的“吹角城头变徵声”传达出紧迫感,仿佛战斗即将展开。接着,诗人以“艨艟海上剧纵横”描绘出海上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了战斗的规模和复杂性。

从“天留往岁吞吴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诗人借用历史事件表达对当下局势的忧虑。接下来的“势迫贤王许越成”则暗示了权力的博弈和政治的无奈,贤王在强敌面前不得不做出妥协,以求生存。

后四句转向对策和行动的思考,从“请地欲营三窟狡”到“仓皇自趣潼关战”,诗人展现了在生死存亡之际,国君和将领们的无奈与焦虑。最后一句“遂使豺狼到两京”则是对敌人入侵的痛心疾首,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镜子,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而真实,呈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吹角城头变徵声:战斗的号角在城头响起,表明战斗即将开始。
  2. 艨艟海上剧纵横:战船在海上交错,显示出战斗的激烈。
  3. 天留往岁吞吴恨:回忆往年吴国的覆灭,表达对历史的怨恨。
  4. 势迫贤王许越成:形势所迫,贤王只能妥协于越国。
  5. 请地欲营三窟狡:请求划分土地以便设置隐蔽之处。
  6. 登坛畴令一军惊:在祭坛上下令,让军队感到震惊。
  7. 仓皇自趣潼关战:慌忙自顾自地出征潼关。
  8. 遂使豺狼到两京:最终导致敌人侵入了两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比作“豺狼”,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其凶狠。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海上战船的“剧纵横”形容战争的激烈程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透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揭示出在权力斗争和战争面前,人们的无奈与绝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警醒与对未来的思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角声:象征战争的号角,代表紧迫和动荡。
  • 艨艟:象征战斗的装备与力量,体现战争的规模。
  • 吴恨:历史的记忆,承载着对往事的情感。
  • 豺狼:象征敌人,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吹角声在城头响起,表示什么?

    • A. 战斗即将开始
    • B. 游行开始
    • C. 祭祀开始
    • D. 节日庆祝
  2. “艨艟”指的是:

    • A. 小船
    • B. 大型战船
    • C. 商船
    • D. 货船
  3. “天留往岁吞吴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历史的怨恨
    • C. 对战争的厌恶
    •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张继):描绘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与本诗的历史感相呼应。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怀。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则通过历史事件反思权力的斗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