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

时间: 2025-01-06 07:46:19

纸帐梅花,才到黑甜深处。

蛾眉螓额,便惹人情绪。

何须搔首,袅袅凌波微步。

妖娆心性,娉婷风度。

十二峰头,愿朝朝、又暮暮。

为云为雨。

向高唐久驻。

欢娱漏短,莫遣鸡声惊寤。

相思有路。

恐难重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纸帐梅花,才到黑甜深处。
蛾眉螓额,便惹人情绪。
何须搔首,袅袅凌波微步。
妖娆心性,娉婷风度。
十二峰头,愿朝朝又暮暮。
为云为雨。向高唐久驻。
欢娱漏短,莫遣鸡声惊寤。
相思有路。恐难重去。

白话文翻译:

在轻薄的帐子下,梅花正盛开,才刚到那黑甜的深处。
蛾眉和螓额的美貌,便勾起了我心中的情绪。
何必再去乱抓头发,轻盈地走动如同波浪般摇曳。
她那妖娆的性情,和婀娜的风度。
在那十二座峰头,我愿意朝朝暮暮都在此相伴。
化作云雨,长久地停留在高唐之地。
欢娱的时间短暂,别让鸡鸣声打扰了我们的梦境。
思念的路途,恐怕再也难以重走。

注释:

  • 纸帐:轻薄的帐篷,寓意幽静的环境。
  • 蛾眉螓额:形容女子的眉眼如蛾般细长,面容美丽。
  • 凌波微步:形容轻盈的步伐,如同水面上的波浪。
  • 妖娆:形容女子姿态妩媚动人。
  • 十二峰头:可能指代高唐地区的山峦,渲染自然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约1620年-约1680年),字仲和,号青松,清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后期生活在江南。他的诗风清丽、细腻,常以抒情见长,深受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优雅生活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诗歌鉴赏:

《传言玉女》是一首描绘爱情与美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开头以“纸帐梅花”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随后对女子的形象进行描绘,展现出她的妩媚与优雅。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凌波微步”、“妖娆心性”等,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美,更透出一种内在的情感波动。

诗人在描述情感时,充分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像“十二峰头”、“为云为雨”,将爱情与自然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浪漫情怀。尤其是“欢娱漏短,莫遣鸡声惊寤”一句,表达了对短暂欢愉的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恰如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帐梅花,才到黑甜深处:描绘出清幽的环境与梅花的美丽,暗示爱情的甜美与幽静。
  2. 蛾眉螓额,便惹人情绪:描述女子的美貌,直接引发情感波动。
  3. 何须搔首,袅袅凌波微步:劝诫不必慌乱,轻盈的步伐更显优雅。
  4. 妖娆心性,娉婷风度:强调女子的魅力与气质。
  5. 十二峰头,愿朝朝又暮暮:表达对长久相伴的美好愿望。
  6. 为云为雨。向高唐久驻:愿化作自然之物,永驻于心爱之地。
  7. 欢娱漏短,莫遣鸡声惊寤:提醒珍惜欢愉时光,避免外界的打扰。
  8. 相思有路。恐难重去:表达相思之苦,渴望但又感到无法重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化作云雨”,表达人与自然的融合。
  • 对仗:如“朝朝又暮暮”,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妖娆心性”和“欢娱漏短”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与美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短暂欢愉的珍惜,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清高与坚韧,通常与爱情相连。
  • 蛾眉螓额:代表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心中的爱人。
  • 十二峰: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纸帐”指的是什么?

    • A. 帐篷
    • B. 布料
    • C. 墙壁
  2. “欢娱漏短”中的“漏”是什么意思?

    • A. 流逝
    • B. 漏水
    • C. 漏斗
  3. 诗中提到的“高唐”是指什么地方?

    • A. 山名
    • B. 城市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红叶》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情感,但更加侧重于内心的独白。
  • 温庭筠的《红叶》: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与《传言玉女》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陆求可诗集》
  • 相关论文和文章关于清代诗歌的美学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