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园纳凉即事
作者:苏颋 〔唐代〕
烦暑避蒸郁,
居闲习高明。
长风自远来,
层阁有馀清。
散洒纳凉气,
萧条遗世情。
奈何夸大隐,
终日系尘缨。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我躲避着蒸腾的暑气,
在悠闲的环境中,感受着高明的智慧。
长风从远处吹来,
使得高楼阁楼间更加清凉。
凉爽的气息弥漫四周,
使人感到萧条与世隔绝的情感。
可惜的是,虽然我想要夸耀隐士的生活,
但终日仍然被世俗的尘缨所束缚。
注释:
- 烦暑:令人厌烦的炎热天气。
- 蒸郁:蒸腾而闷热,形容湿热的天气。
- 高明:指的是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 长风:指的是从远处吹来的凉风。
- 层阁:高耸的楼阁。
- 散洒:散布、洒落。
- 遗世情:与世隔绝的情感。
- 夸大隐:夸耀隐士的生活。
- 尘缨:尘世的牵绊与束缚,缨指的是有形的束缚,常比喻世俗的牵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颋(约726-约790),字子美,号涧泉,唐代诗人,文人,主要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尤以五言诗和律诗见长。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季,反映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以及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
诗歌鉴赏:
《小园纳凉即事》是苏颋在夏季的一个静谧小园中所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厌倦。诗的开篇以“烦暑避蒸郁”引入,直接传达了夏季的炎热和压抑,随后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选择在此处避暑,感受“高明”的智慧,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体验,也是对心灵的升华。
“长风自远来”,风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空间感,也象征着清新的思想与灵感的到来。接下来的“层阁有馀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凉感,形成一种诗意的避世之境。随着“散洒纳凉气”的描绘,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悠然,诗人似乎在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然而,随着最后两句的出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显露无遗。“奈何夸大隐,终日系尘缨”,诗人虽然向往隐居的生活,但在现实中却被世俗的牵绊所束缚,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愿望。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形成了诗的深层次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烦暑避蒸郁:炎热的夏季让我感到烦闷,我想要避开这种蒸腾的气候。
- 居闲习高明:在这种悠闲的环境中,我感受到智慧与高尚的品质。
- 长风自远来:凉爽的长风从远方吹来。
- 层阁有馀清:高楼之间显得格外清凉。
- 散洒纳凉气:凉爽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 萧条遗世情:这种清凉感让我感到与世隔绝的萧条情绪。
- 奈何夸大隐:可是我想要夸耀隐士的生活。
- 终日系尘缨:但我终日仍被世俗的束缚所牵连。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用“尘缨”来比喻世俗的束缚,形象生动。
- 拟人:长风的“自远来”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世俗的牵绊,形成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烦暑: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困扰与不安。
- 长风:代表着清新与灵感的到来。
- 层阁: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 尘缨:象征世俗的束缚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烦暑”指的是什么?
A. 清凉的气候
B. 炎热的夏季
C. 温暖的春天
D. 干燥的秋天 -
“长风自远来”中“长风”象征什么?
A. 世俗的困扰
B. 清新的思想与灵感
C. 暴风雨的来临
D. 远方的亲人 -
“终日系尘缨”中“尘缨”比喻什么?
A. 诗人的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的束缚
C. 大自然的美好
D. 朋友的牵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苏颋的《小园纳凉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苏颋更强调对世俗束缚的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宁静的自然之美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