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纵之无为军》

时间: 2025-01-19 20:06:29

淮天时节少春寒,几蒂梅花雪欲残。

水次军城囊剑入,雨馀村坞镫驴看。

名缘未出知谁异,道为深穷却自难。

第一京师早西入,庙廊题字可无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纵之无为军
淮天时节少春寒,
几蒂梅花雪欲残。
水次军城囊剑入,
雨馀村坞镫驴看。
名缘未出知谁异,
道为深穷却自难。
第一京师早西入,
庙廊题字可无韩。

白话文翻译:

在淮河边的春季时节,气温仍然有些寒冷,
几朵梅花的花瓣上还残留着雪。
在水边军城旁,包裹着剑的袋子被放入水中,
雨后村庄的小路上,人们在看驴子。
名声尚未显露,谁知道会有何不同,
道理虽深远却也难以自得。
第一京师的文人早已西去,
庙宇的廊子上所题的字可以不再提及韩愈。

注释:

  • 淮天:指淮河流域的天气。
  • 几蒂:几朵。
  • 囊剑:装剑的袋子。
  • 镫驴:用驴子拉的镫车,古代村庄常见的交通工具。
  • 名缘:名声的缘由。
  • 第一京师:指的是当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庙廊:庙宇的廊道。
  • :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葵丘,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通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陈纵之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描绘的春寒、梅花、军城等意象,表现了春季的气息与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与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送陈纵之无为军》是林逋在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诗,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春寒与梅花,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既表现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接着以“水次军城囊剑入”这句,展现了边防的生活与战士的准备,构建了一种紧张而又寂寥的气氛。

在诗的后半部分,林逋借用“名缘未出知谁异”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声与道理的深邃思考,显示出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感慨。最后两句则是对往日文人风采的怀念,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现代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林逋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天时节少春寒:描写淮河边的春季,天气仍显寒冷。
  2. 几蒂梅花雪欲残:几朵梅花上还挂着残雪,暗示春天即将到来但仍有寒意。
  3. 水次军城囊剑入:在水边的军城旁,剑放入囊中,预示着战斗的准备。
  4. 雨馀村坞镫驴看:雨后村庄的小路上,驴子在被人们观察,展现乡村的生活气息。
  5. 名缘未出知谁异:名声尚未显露,谁知道会有什么不同,反映对名利的思考。
  6. 道为深穷却自难:道理虽深远,却难以自得,表现了对人生的无奈。
  7. 第一京师早西入:都城的文人早已西去,暗示对文化的失落感。
  8. 庙廊题字可无韩:庙宇的题字可以不提韩愈,意在表达对往日文人风采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次军城囊剑入”和“雨馀村坞镫驴看”构成对仗,增强诗的音韵美。
  • 象征:梅花、剑等意象象征着坚韧与坚持。
  • 比喻:以天气与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冷暖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反映了对名声与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2. :象征勇敢与战斗,暗示人生的挑战。
  3. :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人们的日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林逋
    D. 白居易

  2. “淮天时节少春寒”中的“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D. 珠江

  3. 诗中提到的“庙廊”指的是什么? A. 学校
    B. 庙宇的走廊
    C. 商业街
    D. 村庄的房屋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送别》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林逋《送陈纵之无为军》与杜甫《春望》:两者皆借景抒情,林逋侧重于送别之情,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虑,尽管主题不同,但都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