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思帝乡 其三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霓裳。羽衣谱未详。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霓裳和羽衣的女子,虽然她的美貌无人能敌,但却因心中无力而感到无奈。她佩戴着珠宝,衣袂飘扬,裙子轻盈地摆动。即使曲子已经结束,她依旧缓缓站立,静静地倾听着余音袅袅。
注释:
- 霓裳:指华丽的衣裳,常用于形容仙女或贵族女子的服装。
- 羽衣:指轻盈如羽毛的衣服,象征着轻盈和飘逸。
- 玉貌:美丽的容貌,形容女子的美丽。
- 绕珠珰:佩戴珠宝,珠珰是指耳环或其他首饰。
- 钿缨:指金银饰物,常用于形容女子的服饰华丽。
- 履跷裙自扬:形容女子的鞋子轻盈,裙子随之飘扬。
- 曲终:音乐或舞蹈结束。
- 声长:余音缭绕,意指美好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毛奇龄(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时,文人对美的追求达到了一种新高度。这首诗反映了对美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思帝乡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性形象的美丽与无奈。开头的“霓裳”与“羽衣”设定了一个梦幻而优雅的氛围,给读者一种轻盈的感受。诗人通过对女子服饰的精致描绘,传达出一种华丽与脆弱相融合的情感。接下来的“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则更加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失落,暗示着即使是最美的人,也会有无法抵挡的孤独和无奈。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一句,情感达到高潮。女子在乐曲结束后仍然沉浸在音乐的余韵中,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情感通过音乐的隐喻,进一步深刻了诗的意境,使整首诗在华美的表象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霓裳”:象征着美丽和华贵,设定了女子的身份。
- “羽衣谱未详”:暗示着她的舞蹈或音乐尚未完全展现,留有悬念。
- “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表达了美丽与脆弱并存的情感。
- “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描绘出女子的优雅姿态,增强了视觉冲击。
-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霓裳”与“羽衣”,形成了和谐的音律美。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霓裳羽衣,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音乐的“声长”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本诗探讨了美丽与孤独、华丽与无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缅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霓裳:象征着美丽、华贵。
- 羽衣:表达轻盈、自由的状态。
- 玉貌:代表美丽与吸引力。
- 珠珰:象征财富与华丽。
- 余音:传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霓裳”主要指什么?
- A. 普通衣服
- B. 华丽的衣服
- C. 旧衣服
-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中,女子的心情如何?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无所谓
-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丽与孤独
- C. 战争的悲惨
-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平调》:同样描绘美女与音乐的结合,抒发了美的感慨。
-
诗词对比:
- 比较毛奇龄的《思帝乡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对时间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毛奇龄则通过外在的华丽描绘来反映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学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