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花
作者: 张问陶 〔清代〕
回首山林感旧踪,
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
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
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
便买胭脂画不浓。
白话文翻译:
回首往昔,山林中留下了我的足迹,
漫天的雪花仿佛在轻轻飘动。
我记得在春天来临之前,曾在驿站折下一枝梅花,
在瑶台月下又与梅花相遇。
对着客人,难道我没有能力翩翩起舞如仙鹤?
但让我感到愉悦的,还是那后来的松树。
天人(美女)的装束自然是美好的,
我宁愿买来胭脂,也不愿画得过于浓艳。
注释:
- 回首:回顾、回想。
- 感旧踪:感慨往昔的足迹。
- 驿使:指驿站的使者。
- 瑶台: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舞鹤:比喻优雅、轻盈的舞姿。
- 天人:指美丽的女子或仙女。
- 胭脂:一种化妆品,用于脸部的装饰。
典故解析:
- 瑶台:出自《楚辞》,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的境界。
- 天人: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体现了古人对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写梅花、山水等题材的诗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梅花》创作于清代,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梅花抒发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梅花》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开篇“回首山林感旧踪”,以回首的视角引入,体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思索。接着,雪花与梅花的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感。诗中提到“记从驿使春前折”,不仅是对梅花的追忆,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客岂无能舞鹤”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交际的自信,而“赏心还是后凋松”则展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最后两句“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强调真实的美远胜于人工修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的清雅,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回首山林感旧踪:回首往昔,山林中留下我的足迹,感慨过去的经历。
- 雪花吹影一重重:雪花飘落,影子在层层叠叠中变幻。
- 记从驿使春前折:记得在春天之前,从驿站折下梅花。
- 又向瑶台月下逢:再次在瑶台月光下与梅花相遇。
- 对客岂无能舞鹤:面对客人,难道我没有能力像仙鹤一样舞动?
- 赏心还是后凋松:让我愉悦的仍是后来的松树。
- 天人装束天然好:天人的装束自然美丽。
- 便买胭脂画不浓:我宁愿买来胭脂,也不愿画得过于浓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舞鹤”比喻优雅的舞姿。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雪花的飘落被赋予了轻柔的动作。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同时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雪花:象征纯洁和美丽。
- 瑶台:象征理想和美好。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瑶台”代表什么? A. 山川
B. 仙女居住的地方
C. 战场 -
诗人对客人自信地说“岂无能舞鹤”,表示什么? A. 自谦
B. 自信
C. 失落 -
诗中“便买胭脂画不浓”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人工修饰
B. 自然美
C.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冯唐的《梅花》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顽强。
- 冯唐《梅花》:通过描写梅花的孤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张问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