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李半亭》

时间: 2025-01-01 14:17:46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诏和益州的地理环境,表现了作者的游历感受。万山倾斜的南诏,千条江水挤迫的益州,船帆在天空中掠过,沙水在劫难之中流淌。蜀地的鸟儿在雪中啼叫,蛮族的花儿却对秋天毫无感触。身穿弓衣的人们争相编织,新的诗歌在荒凉的地方四处传播。

注释:

  • 万岭:形容山峦起伏,指南诏地区的山脉。
  • 南诏:古代的一个部落,位于今云南地区。
  • 千江:形容江流众多,指益州地区的河流。
  • 帆樯:帆船的桅杆,诗中表示船只在空中行驶。
  • 沙水:指沙滩和水流,可能暗指江河的流动。
  • 蜀鸟:指在四川地区的鸟类。
  • 蛮花:指蛮族的花,可能象征着边疆的野花。
  • 弓衣人:指穿着弓衣的织工,可能指少数民族或农民。
  • 荒陬:荒凉的地方,隐喻偏僻的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生卒年不详),字仲熙,号问陶,清代诗人,生于江西,后迁至四川。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作品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喜李半亭》创作于张问陶游历南诏与益州期间,反映了他在云贵川地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诗歌鉴赏:

《喜李半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风情,诗人在南诏与益州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深刻联系。开头两句以“万岭”和“千江”作为引子,描绘了壮丽的山河,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接下来的“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则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交织,船只在高空掠过,沙水在劫难中流动,仿佛在暗示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

后半部分中,蜀鸟的啼鸣与蛮花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慨。最后一句“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则表达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努力创造、歌唱的精神,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岭危南诏:描绘南诏地区的险峻山脉,暗示其地理特征。
  2. 千江隘益州:表现益州的水系丰富,地形狭窄,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环境。
  3. 帆樯天上过:夸张手法,突出船只在高空行驶,展现了超现实的景象。
  4. 沙水劫前流:象征自然的肆虐与变化,暗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5. 蜀鸟多啼雪:展现了地方特有的自然景观,突显了生命的活跃。
  6. 蛮花不感秋:表现出某种冷漠与无奈,暗示了不同生命状态的对比。
  7. 弓衣人竞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人类的勤劳。
  8. 新咏遍荒陬:传达出诗人对新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展望。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帆樯天上过”,增强了意象的震撼力。
  • 对比:蜀鸟与蛮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沙水和山岭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不懈努力、积极生活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岭:象征壮丽与险峻,代表自然的伟大。
  • 千江:象征流动与生命,代表自然的丰富。
  • 沙水: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暗示自然的力量。
  • 蜀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代表自然的美好。
  • 蛮花:象征生命的冷漠,暗示无情的环境。
  • 弓衣人:象征劳动与创造,代表人类的不屈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代表了南诏地区的山脉?

    • A. 千江
    • B. 万岭
    • C. 蜀鸟
    • D. 弓衣人
  2. “帆樯天上过”中的“帆樯”指什么?

    • A. 船只的桅杆
    • B. 风筝
    • C. 飞鸟
    • D. 幻想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弓衣人”是指?

    • A. 战士
    • B. 织工
    • C. 渔民
    • D. 诗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美。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喜李半亭》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家园的思念,前者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后者则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张问陶研究》:深入探讨张问陶的生平与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古诗的鉴赏思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