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稚柳苏晴》
时间: 2025-01-19 17:33:4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西平乐·稚柳苏晴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
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
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
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嫩柳在阳光下舒展,故溪已停了雨水,远处的河流在春天的气息中显得悠远。我骑着驼背的马,感受到寒冷的侵袭,正怜惜那初升的阳光,轻柔的阴云恰好遮住了阳光。叹息着孤鸿已然离去,我与塘边的蒲草共度黄昏,谁又知道我在这漫长的征途上,伫立在尘沙之中。想起那曾经的美丽容颜,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故地的回忆让人感慨。道路连通三楚,天空低垂在四野之间,前方的高大树木倾斜着矗立在路旁。我怀念东陵的隐迹,彭泽归来后,左右琴书自得其乐,松树与菊花相伴,更何况我那风流的鬓毛尚未变白。非常感谢故人,特意赶来郑驿,时常举杯劝我在此留住,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反而让我这个疲惫的客人思念起家乡。
注释
-
逐句解释:
- 稚柳:嫩柳。
- 苏晴:春天的阳光和晴朗。
- 川迥:川流悠远。
- 驼褐寒侵:形容骑驼马的寒冷。
- 轻阴:轻薄的阴云。
- 征途:漫长的旅途。
- 朱颜:美丽的面容。
- 翠发:青丝,形容年轻时的秀发。
- 三楚:指楚地,古代地名。
- 彭泽:指彭蠡湖,古代名地,诗人陶渊明曾在此归隐。
- 风流鬓未华:指年轻的风采尚在。
-
典故解析:
- 东陵晦迹:指隐者的隐居生活,出自道教文化。
- 彭泽归来:指陶渊明的归隐,寓意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词曲,风格清丽,情感细腻,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丰年间,作者在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岁月后重游故地,面对往昔,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地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平乐·稚柳苏晴》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地的深切怀念和对青春往事的追忆。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稚柳的生机勃勃与寒冷的侵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来临的时节,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在描写个人遭遇时,诗人用“孤鸿尽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深感孤独与离愁。
词中提到的“朱颜翠发”与“风流鬓未华”,反映了个人的青春与衰老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哀叹。而“多谢故人”则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尽管身处异地,故友的关怀依然温暖人心。
整首词构建了一个充满感伤的诗意空间,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周邦彦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稚柳苏晴:初春时节,嫩柳在阳光下生机勃勃,暗示着新的开始。
- 故溪歇雨:故地的小溪在雨后清澈,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川迥未觉春赊:远处的河流在春天的气息中显得悠远,表明春天的到来。
- 驼褐寒侵:骑驼马的寒冷,反映出自然界的冷峻。
- 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初升的阳光与阴云交织,表现出春日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颜翠发”,用色彩对比来反映人的衰老。
- 拟人:如“稚柳苏晴”,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形成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故地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展现了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稚柳:象征青春和新生。
- 溪水:代表宁静和过往的岁月。
- 孤鸿:象征孤独和失落。
- 朱颜翠发:暗喻年轻时的美好与目前的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周邦彦
- C. 苏轼
- D. 陶渊明
-
“稚柳苏晴”意指?
- A. 柳树发芽
- B. 阳光明媚
- C. 春天到来
- D. 以上皆是
-
词中提到的“朱颜翠发”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青春的美丽
- B. 年龄的增长
- C. 对往事的怀念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怀古情绪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西平乐·稚柳苏晴》与《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两者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思念和青春的怀念,但周邦彦的作品情感更为沉郁,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秦观则更为轻快,展现出对爱情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