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滩》
时间: 2024-09-19 21:54:2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新滩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
大鱼不能上,暴鬣一作腮滩下横。
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
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
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
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船在山曲中转弯,虽然尚未到达目的地,却已经感到惊慌。
白浪翻滚,横亘在江面,像是锋利的雪白牙齿。
浪潮一波波从高处涌来,逐一冲入涧坑。
大鱼无法逆流而上,暴风将它们困在滩下。
小鱼时而分散,时而又聚集,像是被烹煮一样。
鸬鹚不敢跳下水面,轻轻地飞过。
白鹭自夸身形瘦长,脚下一歪一倾。
舟上微不足道的人,技艺又怎敢展示。
只应在滩头的庙宇中,靠着牛酒的丰盈。
注释:
字词注释:
- 扁舟: 小船。
- 转山曲: 指小船在山的曲折水道中行驶。
- 白浪: 指波浪翻滚的样子。
- 槎牙: 船桨的形状,形容波浪的危险。
- 番番: 一波又一波。
- 暴鬣: 暴风浪的形态。
- 腮滩: 鱼类呼吸的部位,指滩涂。
- 鸬鹚: 一种水鸟,通常用来捕鱼。
- 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通过描绘江河险滩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水域的敬畏与对渔猎生活的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苏东坡”。其诗文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新滩》作于苏轼晚年,时值北宋动荡之际,诗人身处险恶水域,回忆渔猎生涯,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新滩》是一首描绘江河险滩景象的诗,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和渔猎生活的艰辛。开篇就以“小舟”引入,暗示着渺小与无助,诗人未至而已先感惊,表现出对未知的恐惧。接着通过“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将波涛的急促与危险形象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浪潮描述,展现出自然的无情与鱼类的困境,映射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鸬鹚与白鹭的描写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水鸟在危机中的无奈与机智,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的结尾,诗人自谦于舟上技艺的薄弱,更显得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人生哲学的深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存环境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描述小船在曲折的山水中行驶,虽然尚未到达,已感到不安。
-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波浪翻滚,形如锋利的雪白牙齿,暗示水面上的危险。
- 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 浪潮一波波从高处涌来,逐一冲入涧坑,表现出江水的汹涌。
- 大鱼不能上,暴鬣一作腮滩下横: 大鱼无法逆流而上,被困于滩涂之下,形象地描写了水中的无奈。
- 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 小鱼在水中时而分散,时而又聚集,像是被煮沸一样,表现出水的变化。
- 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 鸬鹚因水面波涛不敢下水,表现出对危险的感知。
- 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 白鹭轻盈自夸,脚下却显得不稳,形成一种对比。
- 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船上的人技艺微薄,面对大自然的威胁不敢展示。
- 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诗人认为应当在滩头的庙宇中依靠丰盈的牛酒,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 “槎牙似雪城”将波浪比作雪城,生动形象。
- 拟人: “鸬鹚不敢下”,赋予鸟类情感与意识。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河的险滩,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 象征脆弱与渺小。
- 白浪: 表达自然的威力与不可控。
- 鱼类: 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挣扎。
- 水鸟: 象征机智与对危险的感知。
- 庙宇: 代表信仰与依靠,反映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新滩》主要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雪山
B. 江河险滩
C. 草原
D. 沙漠 -
诗中“鸬鹚不敢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全
B. 恐惧
C. 快乐
D. 疲惫 -
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A. 扁舟转山曲
B. 区区舟上人
C. 小鱼散复合
D. 只应滩头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旅途的惊喜与感悟。
- 杜甫《登高》: 深刻反映人生的无奈与历史的沧桑。
诗词对比:
- 苏轼《新滩》与李白《早发白帝城》对比:前者侧重于险滩的描绘,展现自然的威力;后者则体现了旅途中的瞬间美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