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
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
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环境的感慨。荔枝树上果实不多,黄甘蔗却生长得如此迅速。作为外地迁来的官员,日月不惜地流逝,随意地感受着寒暑的变迁。高高的鸟巢俯瞰着云雾缭绕的树林,虽然这里的景色美丽,但毕竟不是我生长的地方。草木芳香自有其时节,黄鹂的歌声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 荔子:荔枝的果子,代表丰收的希望。
- 黄甘:指的是甘蔗,象征着丰饶的土地。
- 迁臣:迁往他乡的官员,表达了对异乡生活的无奈。
- 恣意:随意、肆意。
- 层巢:鸟巢的层次,象征着高处的美好视野。
- 鶗鴃:即黄鹂,鸟类,象征着自然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迁臣”可以联系到历史上许多因政治原因被贬或迁往他乡的文人,他们往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环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广泛,风格多变,擅长将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相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雷州八首》是苏轼在雷州任职期间创作,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雷州八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触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的“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营造了一种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对比,荔枝虽美,却稀少,甘蔗却生长迅速,象征着物质的丰盈与精神的空虚。接下来提到的“迁臣不惜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新生活的无力适应。高高的鸟巢虽然美丽,但却不是他出生的土地,流露出一丝对故乡的怀念。最后两句则将思绪引向自然,草木自有其芳香的时节,而黄鹂的鸣叫又与自己无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新环境的不适感与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荔子无几何:荔枝果实不多,暗示外乡的贫乏。
- 黄甘遽如许:甘蔗生长迅速,象征着外乡的丰饶。
- 迁臣不惜日:迁往他乡的官员,日月匆匆流逝。
- 恣意移寒暑:随意感受四季变换,表明对生活的无奈。
- 层巢俯云木:高处的鸟巢俯瞰自然之美。
- 信美非吾土:虽美丽,但不是出生之地。
- 草芳自有时:草木的芳香有自己的时节。
- 鶗鴃何关汝:黄鹂的歌声与我无关,表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生活状态进行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恋与对异乡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子:象征着故乡的记忆与对过去的怀念。
- 黄甘:代表着新环境的繁荣与生机。
- 层巢:象征着高处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 草芳:自然的生命力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荔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乏
b) 丰富
c) 希望
答案:a) -
“迁臣不惜日”中的“迁臣”指的是? a) 本地人
b) 外地人
c) 官员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黄甘”象征什么? a) 贫穷
b) 丰饶
c)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苏轼的作品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苏轼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流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