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时间: 2025-01-19 15:50:12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风吹起,黄叶纷纷落下;早晨的细雨洗净了绿色的树木。人们都想早早回家,正值中秋节,正好是归途的好时节。我独自慢慢下山,心中仍然记得路途的艰险。远远地知道叔孙子(指的是我的朋友)已经到达鲁地,那里有众多的学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卷起、吹起。
  • 黄落:指秋天黄叶的落下。
  • 洗绿净:用雨水洗涤,使树木更加清新、干净。
  • :渴望、希望。
  • :指节气,这里是指中秋节。
  • 徐行:慢慢走,缓慢地行走。
  • 艰险:艰难险阻。
  • 遥知:远远地知道。
  • 叔孙子:指诗人的朋友,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名士。
  • :指鲁地,今山东一带,古代鲁国所在地。
  • 诸生:指学生,特别是有志于求学的年轻人。

典故解析:

  • 叔孙子:古代名士,可能指孔子的后代或相关人物,代表儒家学派的传承。
  • 鲁诸生:鲁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提及“诸生”强调了教育与学术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擅长描绘生活中的哲理和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南渡之后,表达了他在秋风秋雨时节的思乡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挂念。正值中秋佳节,诗人感受到归家的渴望,同时也反思旅途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和朝雨开篇,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用“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描写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同时也暗含对于人生易变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人们对归路的渴望,特别是中秋节的临近,加深了这种思乡的情绪。

在“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中,诗人表达了在旅途中对艰难险阻的铭记,体现出一种坚韧的品质和对生命体验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提到友人已到鲁地,显示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术的关注,流露出对未来和理想的希冀。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阅历的反思,体现了苏轼作品中常见的情感深邃与哲理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卷黄落:描绘秋天的情景,黄叶随风飘落,表现出季节的变换。
  2. 朝雨洗绿净:早晨的雨水洗涤了树木,使其更加鲜亮,暗示新生与希望。
  3. 人贪归路好:人们渴望归家的美好,体现对家乡的思念。
  4. 节近中原正:中秋节即将来临,正是团圆的时刻。
  5. 下岭独徐行:独自一人缓慢下山,象征孤独感与思索。
  6. 艰险未敢忘:不忘旅途中的艰难,体现诗人的坚韧精神。
  7. 遥知叔孙子:远远知道友人已到达鲁地,彰显人际关系的珍贵。
  8. 已致鲁诸生:友人已经在鲁地教书育人,体现对学术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黄叶的落下作比喻,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朝雨洗绿净”展现雨水的温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对归属感和学术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带来思考与感慨。
  • 黄落:代表生命的衰退与岁月的无情,蕴含对过往的反思。
  • 朝雨:象征新的开始和洗净,带来希望。
  • 归路:象征归属感与思乡情绪,反映对家乡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叔孙子”指的是哪类人物? A. 农民
    B. 商人
    C. 名士
    D. 士兵

  2. 诗人通过“艰险未敢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过去
    B. 对过去的坚定记忆
    C. 对未来的恐惧
    D. 对他人的怜悯

  3. “秋风卷黄落”中的“卷”字有什么含义? A. 追逐
    B. 吹起
    C. 攀爬
    D. 收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兄弟间的情谊和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为媒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
  • 杜甫《春望》: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代诗词选》
  3.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