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时间: 2025-01-04 14:1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溪水仿佛与隐居的君子商量好了一样,因此流进了堂前,任其自由流淌。
洗手后,我今天不再去打井水,而是随意浮起酒杯,便在水边畅饮。
花瓣随着溪水漂流而来,山谷的声音也显得遥远;石头撞击琴弦的声音已经很久没有停止过。
不要把红色的栏杆强行围住,山中人家的一切都应该保持清幽。
注释:
- 隐君:指隐士或隐居的君子,这里指代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盥手:洗手,意味着准备饮酒。
- 浮觞:浮起酒杯,表示饮酒自得。
- 朱栏:红色栏杆,常用作庭院的装饰。
- 清幽:清静而幽雅,形容山中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脱俗的诗文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他对清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诗歌鉴赏: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平溪堂》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溪水旁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清溪似与隐君谋”,引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诗人似乎在与溪水进行低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从生活的琐事中抽离,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洒脱。尤其是“浮觞取意便临流”,充满了闲适的生活情趣。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更进一步强调自然的清幽与人世的喧嚣,表现出一种对于拘束和繁杂生活的反感,传达了他内心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溪似与隐君谋:溪水流淌似乎与隐士商量好,暗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故入堂前漫不收:溪水自堂前自由流淌,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
- 盥手従今休汲井:洗手后不再去打井水,体现出诗人对繁忙生活的拒绝。
- 浮觞取意便临流:随意饮酒,享受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花漂涧谷来应远:花瓣随水漂流,声音显得遥远,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石激琴筝久未休:石头激荡琴声,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莫把朱栏强围绕:不要用栏杆强行围住,强调自然的自由与清幽。
- 山家事事要清幽:山中人家应保持清幽,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与隐士的生活做比喻,展现隐逸的境界。
- 拟人:赋予溪水与隐君沟通的能力,增强诗意。
- 对仗:如“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增强诗篇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珍视,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理想。
意象分析:
- 清溪:象征着纯净和自由的生活。
- 浮觞:代表着闲适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 花与石:花与石的意象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 朱栏:象征着人为的束缚和对自然的干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隐君”指的是: A. 隐士
B. 皇帝
C. 诗人
D. 农民 -
“浮觞”在诗中主要表示: A. 酒杯
B. 诗句
C. 生活
D. 自由 -
诗人希望山中生活保持: A. 繁华
B. 清幽
C. 喧闹
D. 热闹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山居的宁静与美。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加注重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 王维《鹿柴》: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现出一种清幽的境界,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