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大水》
时间: 2025-01-04 13:52: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王适大水
作者:苏辙
高安昔到岁方闰,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谯堕地瓦破裂,长桥断缆船逃逋。
漂浮隙穴乱群蚁,奔走沙砾摧嘉蔬。
里闾破散兵火后,饮食敝陋鱼虾余。
投荒岂复有便地,遇灾只复伤羸躯。
人言西有蛟蜃穴,闰年每与风雷俱。
漫沟溢壑恣游荡,倾崖拔木曾须臾。
鸡豚浪走不复保,老稚裸泣空长吁。
滞留再与兹水会,沦胥未哂斯民愚。
人生所遇偶然耳,得失何用分锱铢。
白话文翻译
高安的年岁正逢闰年,大水刚退去城池如同废墟。
高耸的楼阁坍塌,瓦片破裂,长长的桥梁断裂,船只四散逃离。
漂浮的水流冲击着蚂蚁的巢穴,沙石纷飞摧毁了美好的庄稼。
村里的人家在战火后破败不堪,饮食也只剩下可怜的鱼虾。
荒地上哪里还能有好的地方,遭遇灾难只会伤害到瘦弱的身躯。
人们说西边有蛟蜃的洞穴,闰年总是伴随风雷的到来。
洪水漫过沟壑肆意游荡,倾斜的山崖树木瞬间被拔除。
鸡鸭在水中逃窜再也无法保障,老人和孩子们赤裸裸地哭泣,叹息无奈。
我们被困在这里再与水相遇,沉沦的人们未曾嘲笑这些愚民。
人生遭遇都是偶然的,得失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注释
- 高安:指高安地区,位于江西省,因水灾而受灾。
- 岁方闰:闰年,指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通常在二月。
- 危谯:高耸的楼阁。
- 断缆:指桥梁或船只的缆绳断裂。
- 隐喻:水灾造成的破坏,象征着命运的无常。
- 蛟蜃穴:传说中的水怪,寓意灾难的频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庐,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人仁厚,才华横溢,尤其在诗词和散文领域成就卓著,代表作品有《东坡志林》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水灾发生之际,诗人目睹了故乡遭受洪水肆虐的情景,凭借个人经历和对灾难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民生困境的关怀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次韵王适大水》描绘了水灾后的惨景,开篇以“高安昔到岁方闰”引入,迅速呈现出灾后的凄惨场面。诗中通过对破坏的具体描绘,如“危谯堕地瓦破裂”“长桥断缆船逃逋”等,展现出洪水的巨大威力,给人一种震撼感。接下来的“漂浮隙穴乱群蚁,奔走沙砾摧嘉蔬”则通过意象传达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细腻入微地刻画了水灾后人们的无助与绝望。
诗中反复出现的“饮食敝陋鱼虾余”与“滞留再与兹水会”不仅表现了灾后生存的艰难,也折射出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人生所遇偶然耳,得失何用分锱铢”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人生遭遇的偶然性和对物质得失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沉重的基调中,蕴含着对人性、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苦难的关怀与同情,令人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安昔到岁方闰:诗人回忆高安地区的水灾发生在闰年。
- 大水初去城如墟:大水退去后,城市变得像废墟。
- 危谯堕地瓦破裂:高耸的楼阁倒塌,瓦片散落一地。
- 长桥断缆船逃逋:长桥断裂,船只逃离。
- 漂浮隙穴乱群蚁:水流冲击蚂蚁的巢穴,形成混乱。
- 奔走沙砾摧嘉蔬:沙石飞舞,摧毁了农作物。
- 里闾破散兵火后:村庄在战火和水灾中破败。
- 饮食敝陋鱼虾余:饮食条件艰难,仅剩可怜的鱼虾。
- 投荒岂复有便地:荒地上再也没有好的地方。
- 遇灾只复伤羸躯:遭遇灾难只会伤害到弱小的身体。
- 人言西有蛟蜃穴:传说中有水怪的洞穴。
- 闰年每与风雷俱:闰年常伴随风雷。
- 漫沟溢壑恣游荡:洪水漫过沟壑肆意游荡。
- 倾崖拔木曾须臾:树木瞬间被拔除。
- 鸡豚浪走不复保:鸡鸭在水中逃窜,无法再得到保护。
- 老稚裸泣空长吁:老人和孩子们赤裸地哭泣,叹息无助。
- 滞留再与兹水会:被困于此再与水相遇。
- 沦胥未哂斯民愚:沉沦的人们未曾嘲笑这些愚民。
- 人生所遇偶然耳:人生遭遇都是偶然。
- 得失何用分锱铢:得失何必斤斤计较。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城如墟”比喻城市的毁坏。
- 拟人:用“鸡豚浪走”形象化动物的逃窜。
- 对仗:如“危谯堕地”和“长桥断缆”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水灾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人性的思考。诗人对灾后的民众深表同情,强调了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生苦短,得失之间不必过于计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洪水:象征自然力量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
- 废墟:代表失去的家园与生活。
- 鸡鸭:象征生存的艰难与无助。
- 老幼:代表社会的弱势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安”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西省
- B. 山东省
- C. 浙江省
-
“危谯堕地瓦破裂”中的“危谯”指什么?
- A. 河流
- B. 高耸的楼阁
- C. 桥梁
-
诗人对水灾后的民众情感是:
- A. 轻蔑
- B. 同情
- C. 漠不关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描绘雪中孤独景象,反映人生命运的思考。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现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两者都表现了对命运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强调的是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而苏辙则聚焦于自然灾害对民生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