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

时间: 2025-01-06 17:11:29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

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苍颜日日新,
丹青犹是旧来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
方寸空虚老更真。
一幅萧条寄衰朽,
异时仿佛见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
从道老聃门下人。

白话文翻译:

白发苍颜的我,日日在变化,
而那幅画中所描绘的我,依旧是旧时的模样。
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怎能停留?
心中那一片空虚,老去的我显得更真实。
一幅画作,传达出我衰老的情绪,
在不同的时空中,仿佛能见到我的精神。
最近整理的八十一章注释,
是从老子门下的弟子所作。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颜:苍老的面容。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工笔画。
  • 百年迅速:形容时间的飞逝。
  • 方寸空虚:内心的空虚感。
  • 萧条:形容衰败、冷清的状态。
  • 精神:指人的精神状态或气质。
  • 八十一章注:指《道德经》的注释,老子是道家创始人。

典故解析:

  • 老子:道家创始人,思想影响深远。
  • 道老聃:老子的别称,暗示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才华横溢,诗文兼工,尤其以词和散文见长。他的诗作常带有哲理思考,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晚年,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身体的衰老,同时对过去的自我进行反思。诗中提到的画作是对自己曾经容貌的留念,体现了对青春和生命的缅怀。

诗歌鉴赏:

苏辙的《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深刻反映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一句“白发苍颜日日新”,即揭示了衰老的无情与时间的不可逆转,诗人用简单的字词道出了生活的真实感受。

接下来,诗人提到“丹青犹是旧来身”,通过与画作的对比,展现了自己与画中形象的反差。虽然画作中的自己依然年轻,但现实中的他却在逐日老去,这种强烈的对比引发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深思。

“百年迅速何曾住”,这句诗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仿佛百年只是一瞬。此时,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更为强烈,内心的空虚感也随之加深。诗的最后,提到“近存八十一章注”,则显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表明他在面对老去时,依然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浅入深,从表面的感慨逐渐深入到内心的哲思,展示了苏辙对生命、时间和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发苍颜日日新”:强调衰老与变化的不断进行。
  2. “丹青犹是旧来身”:与画作相比,现实的自己衰老。
  3. “百年迅速何曾住”:时间飞逝,未曾停留。
  4. “方寸空虚老更真”:内心的空虚感在衰老后更为明显。
  5. “一幅萧条寄衰朽”:画作寄托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
  6. “异时仿佛见精神”:在不同的时空中,诗人依然感受到自己的精神。
  7. “近存八十一章注”:提及道家文化,寻找精神寄托。
  8. “从道老聃门下人”:表明对道家思想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现实与画作的对比,突显衰老的无情。
  • 隐喻:将“丹青”象征青春与过去的美好,反衬衰老。
  • 排比:通过句式的重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衰老与自我认知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通过对画作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衰老。
  • 丹青:象征青春与美好记忆。
  • 方寸:象征内心的空间与情感。
  • 萧条:传达出衰败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画作
    • B. 青色的丹药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诗歌形式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衰老的感慨?

    • A. 通过歌唱
    • B. 通过与画作的对比
    • C. 通过旅行
    • D. 通过写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相较,苏辙的诗更为沉静,富含哲理;而苏轼则更具豪放与激情。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现了壮阔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道德经》及其注释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