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

时间: 2025-01-19 22:42:47

中和节后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和节后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

白话文翻译:

在中和节之后的社前时节,春天来到园林时最晚的树枝已经发芽了。
玩水时水还没有结冰,手中握着扇子,登上台子依然感到肌肤微凉。
在鸟鸣声中,山间的光线显得湿润;在花柳的阴影下,阳光的移动显得缓慢。
北望翟园,春意正浓,海棠花如锦绣般环绕,雪白的酴醾花也争相开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和节: 指农历二月的节日,通常与春天的到来相关。
  • 社前: 社,是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前即祭祀活动进行的场所。
  • 弄水不冰: 玩水时水尚未结冰,象征春暖花开。
  • 犹粟: 指肌肤如同小米一般,微凉的感觉。
  • 鸟乌声: 指鸟叫声,乌,指乌鸦,形容鸟类的鸣叫。
  • 日脚迟: 太阳的移动显得缓慢,说明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
  • 翟园: 古代名园,因其春景而闻名。
  • 海棠: 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酴醾: 一种花,通常与海棠同时开放。

典故解析:

  • 翟园是古代著名的园林,代表春天的繁华,诗中提到的“北望翟园”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而著称,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创作于春天,诗人在中和节前后游园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回忆起毗陵的翟园,寄托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写景为主,融合了诗人对园林春色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点明时节,以“中和节后”引入,给人以时间的提醒,接着以“春到园林最晚枝”描绘出春天的到来,强调春意盎然,但又不失一丝迟来的温暖。通过“弄水不冰”、“登台犹粟”等意象,表现出春天的初暖,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这种春日的气息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感受。

接下来的“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则进一步深化了春日场景的描绘,鸟儿的鸣叫声与湿润的山光交相辉映,描摹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最后两句“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则是全诗的高潮,描绘了翟园中春花烂漫的景象,海棠花与酴醾花的交织,生动展示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烈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和节后社前时: 诗人用“中和节后”指明时间,这个节日后,春天的气息愈加明显。
  2. 春到园林最晚枝: 春天到来时,园林中最晚的树枝也开始发芽,暗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弄水不冰携扇手: 描绘游玩时的场景,水尚未结冰,手中握着扇子,体现春季的温暖与乐趣。
  4. 登台犹粟向风肌: 描写登高时的感受,微凉的风拂过肌肤,生动传达了春日的感觉。
  5. 鸟乌声里山光湿: 鸟鸣声中,湿润的山光显得格外动人,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6. 花柳阴中日脚迟: 在花柳的阴影里,阳光的移动显得缓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7. 北望翟园春正闹: 诗人向北望去,翟园中春意浓厚,象征着繁华与生机。
  8. 海棠锦绕雪酴醾: 海棠花与酴醾花交相辉映,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犹粟”比喻春风的清凉感,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春日的气息。
  • 拟人: “日脚迟”赋予阳光以人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春日的宁静。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代表希望与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海棠: 代表美丽与柔情,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酴醾: 象征着春天的清新,常与美好相联系。
  • 鸟鸣: 代表自然的声音,象征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和节”是什么时候的节日?
    A. 秋季
    B. 春季
    C. 夏季

  2. 诗中提到的“翟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冬天
    B. 代表春天的繁华
    C. 代表秋天的凋零

  3. 诗中“弄水不冰”体现了春天的哪种特征?
    A. 凉爽
    B. 炎热
    C. 寒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描绘春天夜晚的美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 王安石《元日》: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新年的喜庆。

诗词对比:

  • 朱自华《春夜喜雨》:描绘春雨来临的美丽,与杨万里的春景形成对比。
  • 杜甫《春望》:对春天的感慨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杨万里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