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上閒居》
时间: 2025-01-06 08:2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阁焚香万虑澄,
莫云身似打包僧。
功名了未荣三事,
理性容先契一灯。
丹灶鹤归休炷火,
茶瓯客访旋敲冰。
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
白话文翻译:
我在闭门焚香,心中万般烦恼都已清澈;
何必说我像个打包的僧人。
功名利禄究竟能否成就三件事,
理智的光芒要在先,才能点亮一盏灯。
丹灶的仙鹤已经归去,不再点燃火焰;
茶碗中的水,客人来访时轻轻敲响冰面。
疲倦之时,却又有登高的兴致,
我将登上层楼,直至最上层。
注释:
- 闭阁:指关上房门,表示隐居生活。
- 焚香:指焚烧香料,通常用于祈福或修身养性。
- 打包僧:形容一种生活清贫、无所依附的状态。
- 功名:指功绩和名声,通常与个人的成就相关。
- 丹灶:炼丹的炉灶,象征修行和追求精神境界。
- 茶瓯:茶碗,表示饮茶的情景,寓意闲适生活。
- 层楼:高楼,象征高远的追求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宗远,号止庵,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写隐居生活和个人感受,善于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济上闲居》创作于诗人隐居于济南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诗歌鉴赏:
《济上闲居》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闭门焚香、淡泊名利的生活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焚香的行为不仅是为了修身养性,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接着,诗人以“功名了未荣三事”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思考,强调理性的光芒才是生活的指引。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丹灶鹤归”和“茶瓯客访”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悠闲的环境,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从容。最后两句“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则揭示了尽管生活宁静,但诗人内心依然渴望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李之仪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闭阁焚香万虑澄:表达了诗人隐居的状态,通过焚香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 莫云身似打包僧:反驳外界对他生活状态的看法,强调内心的自在。
- 功名了未荣三事:对功名的思考,表明对世俗成就的淡泊。
- 理性容先契一灯:强调理智与内心的光明才是追求的目标。
- 丹灶鹤归休炷火:描绘隐居生活的平静,仙鹤的归去象征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茶瓯客访旋敲冰:客人来访的场景,展现生活的闲适与清凉。
- 倦来却有登临兴:尽管感到疲倦,但心中仍有追求更高理想的渴望。
- 上彻层楼最上层: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的坚定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焚香,象征内心的修养与追求。
- 对仗:如“丹灶鹤归”和“茶瓯客访”,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象征:层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体现出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焚香:象征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丹灶:象征修行和追求精神境界。
- 茶瓯:象征闲适与清淡的生活方式。
- 层楼: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达到内心的宁静?
- A. 读书
- B. 焚香
- C. 游历
- D. 写诗
-
诗中提到的“打包僧”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隐居生活
- B. 清贫状态
- C. 旅行生活
- D. 追求名利
-
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淡泊
- C. 拒绝
- D. 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之仪《济上闲居》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但李之仪更侧重内心的反思与理想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心境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之仪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