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礼乐将兴汉德凉,
活麟天把付锄商。
周官千载埋黄壤,
两汉如今几献王。
白话文翻译:
礼乐制度即将兴起,而汉朝的德政却已渐渐衰落;
活着的麟(象征祥瑞的神兽)如今却只能交给锄头与农商。
周朝的礼制在千年之后早已化为黄土,
而如今的两汉时期,留下的又有多少真正的献王呢?
注释: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着国家的礼治和和谐。
- 汉德凉:汉朝的德政逐渐衰退。
- 活麟:麟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祥瑞和美德;“活麟”指的是美德的现状。
- 付锄商:意指将理想的美德交给农商,表示对现实的无奈。
- 周官:周朝的官制,指周朝的礼乐制度。
- 黄壤:指埋葬的土地,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消逝。
- 献王:指的是汉朝的献王,个别的王侯往往被称为献王。
典故解析:
- 汉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开创的文治和武功著称。诗中提到汉德的衰落,反映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 周官:周朝的礼乐制度被视为古代中国的典范,诗人通过提及周官,表达对礼乐制度的怀念和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文学气候较为浓厚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历史的兴衰与现实的无奈。首联“礼乐将兴汉德凉”,通过对比,展现出礼乐制度的缺失和汉朝德政的衰落,暗示了社会动荡的前兆。第二联“活麟天把付锄商”,则通过“活麟”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仿佛是对美德的寄托,然而最终却只能归于务农的现实。
第三联“周官千载埋黄壤”,不仅是对周朝礼乐的追忆,更是对历史的感慨与敬畏,提示人们珍惜当下,反思过去。最后一句“两个汉如今几献王”,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问,似乎在探讨在动荡的历史中,真正的献王有多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悟。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礼乐将兴”与“汉德凉”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未来的希望与现实的悲观。
- 次联:活麟象征着美德,但却被迫交给实际的农商,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第三联:对周朝制度的怀念与对历史长河的敬畏,反映出历史的不可逆转。
- 尾联:对献王的探讨,感叹历史人物的稀少,表达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象征:活麟作为祥瑞的象征,寓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排比:诗句结构的整齐,形成了较强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礼乐:代表道德与秩序的象征,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理想状态。
- 活麟:象征美德与理想,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黄壤: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沉淀,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礼乐将兴汉德凉”中的“汉德”指的是: A. 汉朝的德政
B. 汉朝的武功
C. 汉朝的皇帝 -
“活麟”在诗中象征: A. 美德与理想
B. 现实的困境
C. 祥瑞的降临 -
“周官千载埋黄壤”意在表达: A. 对周朝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普的《咏史上·河间献王》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乱中的个人命运的关注。两者在历史主题的处理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对时代的深刻关怀。
参考资料:
- 《古诗十九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