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十四吟十首》

时间: 2025-01-06 05:01:54

提鳌批凤霎时荣,身与浮名孰重轻。

摩诘已为病居士,伯伦终是大先生。

彼拳鸡肋恃朝气,此把蟹螯犹宿酲。

未必颓然真茗艼,老有羞共少年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十四吟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提鳌批凤霎时荣,身与浮名孰重轻。
摩诘已为病居士,伯伦终是大先生。
彼拳鸡肋恃朝气,此把蟹螯犹宿酲。
未必颓然真茗艼,老有羞共少年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前两句提到那些身居高位或名声显赫的人,实际上并不一定比那些无名之辈更有价值。接着提到摩诘(王维)和伯伦(白居易)两位诗人,前者在晚年因病隐退,后者则始终被视为高人。后面两句用拳鸡肋和蟹螯来形容一些人所依仗的短暂风光,最后一句则提出,无论年纪如何,真正的价值和成就并不一定与年轻人争夺。

注释:

  • 提鳌批凤:指的是在高位上(提鳌)对权势(凤)进行批评或评价。
  • 摩诘:指王维,唐代著名诗人,晚年隐居。
  • 伯伦: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闻名。
  • 拳鸡肋:形容那些依仗年轻气盛的短期成就。
  • 蟹螯:形容那种带有些许醉意的状态,象征一些人仍留恋于过去的辉煌。
  • 真茗艼:意指真正的价值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聚焦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对名利的追求与对个人价值的反思成为普遍现象。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名声和地位的冷静看法。

诗歌鉴赏:

《上十四吟十首》的第一首展现了刘克庄对名利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诗中引经据典,提到王维和白居易这两位历史名人,分别代表了隐逸和仕途的人生选择。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在浮华的表象下,真正的成就和价值并不总与名声和地位成正比。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拳鸡肋和蟹螯都暗示着那种表面的丰盈与内心的空虚,批判了社会对名利的盲目追求。最后一句“未必颓然真茗艼,老有羞共少年争”更是点明了人生的智慧,老年人不必与年轻人争权夺利,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和和对人生的认知。诗歌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其内涵却深邃丰富,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提鳌批凤霎时荣:高位者批评权势的瞬间荣耀。
    • 身与浮名孰重轻:在身体与浮名之间,哪个更重要?
    • 摩诘已为病居士:王维因病隐居,显示出人生的无常。
    • 伯伦终是大先生:白居易虽名声显赫,但也有其局限。
    • 彼拳鸡肋恃朝气:那些依靠年轻气盛的人,往往是短视的。
    • 此把蟹螯犹宿酲:一些人仍沉醉于过去的成就。
    • 未必颓然真茗艼:未必真正消沉的就是无能的。
    • 老有羞共少年争:年长者不必与年轻人争抢名利。
  2.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拳鸡肋”和“蟹螯”形象地描绘了依仗短期成就的人。
    • 对仗:上联与下联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平和和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个人的修养和对生活的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位和权力。
  • :代表着声望和名声。
  • 拳鸡肋:暗喻短视的追求。
  • 蟹螯:象征着对过往辉煌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王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拳鸡肋”指的是:

    • A. 年轻的蓬勃朝气
    • B. 短期的成就
    • C. 长期的坚持
    • D. 个人的修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在《登高》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名利的反思,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悲苦和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