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虚斋二首》
时间: 2025-01-21 11:52: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赵虚斋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前岁山人来访逮,
墓田丙舍报余知。
法书尚宝元章帖,
拙笔深惭有道碑。
重作大招难尽意,
共谈太极永无期。
可怜老病忘昏昼,
但记西窗剪烛时。
白话文翻译:
去年那位隐者前来拜访,我在坟墓附近的房子里得知了他的消息。
他的书法作品仍然珍藏着元代的章帖,而我那拙劣的笔迹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再写一篇挽文难以表达我的心意,与他谈论太极之道却总是无尽的。
可怜我年老多病,忘却了白天黑夜,唯独记得的是在西窗下剪烛的时光。
注释:
- 山人:指隐者或隐居的人,这里指赵虚斋。
- 墓田丙舍:指墓地附近的住所。
- 法书尚宝:指书法作品仍然珍藏的意思。
- 元章帖:指元代书法家的作品。
- 拙笔:指自己的书法水平低劣。
- 大招:指挽文,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 太极:指道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宇宙的根本法则。
- 西窗剪烛:指在西窗下剪烛,象征着温馨的回忆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生于南宋时期,字梦得。他的作品融合了豪放与细腻的风格,常以抒情和咏志为主。刘克庄在诗词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克庄为悼念友人赵虚斋所作。赵虚斋作为当时的隐者,曾与刘克庄有过深厚的交情。诗词的创作反映了刘克庄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赵虚斋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赵虚斋的追思,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在岁月流逝与健康衰退中的无奈与感伤。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在开头提到与赵虚斋的相见,表现出那段温暖的友情和相知的珍贵。接着,诗人承认自己在书法上的不足,表达了对赵虚斋才华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重作大招难尽意”,显示出刘克庄试图通过文字表达对朋友的哀思,但又感到无从下手,反映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同时,“共谈太极永无期”,则隐喻了哲学思考的无穷与时间的不可逆转,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两句“可怜老病忘昏昼,但记西窗剪烛时”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更是对生命、时间与友谊的深刻反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岁山人来访逮:去年那位隐者前来拜访,暗示与赵虚斋的亲密关系。
- 墓田丙舍报余知:在墓地旁的房子里得知他的消息,反映出对逝者的追思。
- 法书尚宝元章帖:提到赵虚斋的书法,表现出对其才华的赞美。
- 拙笔深惭有道碑:诗人自谦,感到自己的书法水平低劣。
- 重作大招难尽意:重写挽文难以表达心意,感到无能为力。
- 共谈太极永无期:谈论道理却无尽无期,人生哲学的思考。
- 可怜老病忘昏昼:年老多病,时间流逝的感慨。
- 但记西窗剪烛时: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现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赵虚斋的才华与自我书法水平的对比,突显出对友人的钦佩。
- 象征:西窗剪烛象征着温暖的回忆和时光的流逝。
- 反复:对时间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在整首诗中反复出现,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人:象征隐逸者,代表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
- 法书: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传承,表现出对友人才能的敬仰。
- 西窗剪烛:象征温馨的回忆与亲密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挽赵虚斋二首》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赵虚斋
- C. 朋友
- D. 隐士
-
诗中反复提到的“太极”代表什么?
- A. 自然法则
- B. 人生哲学
- C. 道教思想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挽赵虚斋二首》和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但刘克庄的诗更加注重对友谊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