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作者:厉鹗 〔清代〕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
待折荷花临鉴。
日日绿盘疏粉艳,
西风无处减。
白话文翻译
在画窗前凭栏眺望,雨水洗过后,秋意愈发浓厚,人却显得疏淡。
隔着水面,残留的霞光逐渐明亮,小山上隐约可见三四个点。
不知何时才能与友人同舟共泛?
等着去折那荷花,临水观赏。
每天的绿盘上,疏落的粉色花朵依然艳丽,
但西风却无处可减,似乎秋意已经来临。
注释
- 凭画槛:意为依靠在画窗前的栏杆上,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 雨洗秋浓人淡:指经过雨水洗礼,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而人显得疏远和淡泊。
- 隔水残霞明冉冉:远处的残霞在水面上逐渐显现,景象优美。
- 艇子几时同泛: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和朋友一起划船游玩。
- 待折荷花临鉴:期待着能够折取荷花,以便在水边观赏。
- 日日绿盘疏粉艳:每天看到的荷叶(绿盘)和花朵(疏粉)依然美丽。
- 西风无处减:西风带来的秋意已经无法减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68-1738),字梦阮,号鲁斋,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常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七月中旬,正值湖上雨后,诗人以雨后的景色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秋天到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词,体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便勾勒出一个清幽的场景,雨水洗净了秋日的浓郁,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刻显得格外和谐而又疏离。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远处的山水,使用了“隔水残霞明冉冉”这样细腻而富有动感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美。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通过“艇子几时同泛”,诗人展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渴望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好时光。
结尾部分“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秋意渐浓,荷花依然盛开,绿盘与粉艳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美丽与短暂。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整首诗用词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在栏杆前,雨水洗净,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人却显得疏远。
-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隔着水面,夕阳下的霞光逐渐明亮,小山上隐约可见三四个点。
- 艇子几时同泛?:不知何时才能和朋友一起划船游玩?
- 待折荷花临鉴:期待能折下荷花,在水边观赏。
- 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每天看到的荷叶与花朵依旧美丽,但西风带来的秋意无法减退。
修辞手法
- 比喻:雨洗秋浓象征着自然的洗礼与变化。
- 拟人:西风无处减,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 对仗:如“绿盘疏粉艳”体现了词句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雨后湖上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槛: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 残霞: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残留与即将逝去的感伤。
- 荷花:象征着纯净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洗秋浓人淡”是什么意思?
A) 雨水让人感到孤独
B) 雨水洗净后,秋天的气息浓厚,而人显得疏远
C) 秋天的雨让人感到清新 -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哪一句表现?
A) 日日日绿盘疏粉艳
B) 隔水残霞明冉冉
C) 艇子几时同泛? -
诗中提到的“西风无处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秋天到来的感慨
C) 对冬天的期待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出隐者的清幽与宁静,风格上与厉鹗的诗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突出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