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时间: 2025-01-01 15:4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作者:苏轼
长春如稚女,飘颻倚轻颸。
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
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
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白话文翻译
春天如同一个稚嫩的少女,轻盈地依靠在微风中。
酒醉后,她的脸颊泛起红晕,红色的绡帕卷起她的衣裳。
她低下头,香气自然而然地收敛,眼中含着微妙的情意。
宁愿做那黄菊的姐妹,也不愿意做那戎葵的侍女。
谁说她这娇弱的身材,不能经历世事的盛衰?
她的脸上似有微怒,洗手的水尚未挥去。
瘴气与暴风交织,凋零的命运岂能容忍耽搁?
老人无法理解她的饮酒,短短的句子中透出一丝清悲。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春:春天的意思,寓意青春。
- 稚女:年轻的女子,形容春天的纯洁和生机。
- 飘颻:轻盈飘动的样子。
- 卯酒:早晨喝的酒,形容清晨的愉悦。
- 红绡:一种红色的绡帕,轻柔的织物。
- 娣:姐妹,亲密的女性。
- 戎葵:古代的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
- 頩然:似乎有些愤怒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黄菊与戎葵:黄菊象征高洁与优雅,而戎葵则与战争有关,这里暗示了对纯洁与世俗的选择。
- 瘴雨吹蛮风:指自然环境的恶劣,象征生活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情感。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苏轼在政治上曾多次遭遇挫折,但其文学成就却极为显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春天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春”作为开篇,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青春的美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女性的柔弱与坚韧,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苏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少女的清丽与娇羞,酒醉后的红晕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
在意象上,诗中提到的“黄菊”与“戎葵”分别代表了纯洁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瘴雨”和“蛮风”则象征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反映了诗人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青春的珍视,也有对生活苦涩的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深刻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春如稚女:将春天比作年轻的女子,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 飘颻倚轻颸:描绘春风轻盈的感觉,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 卯酒晕玉颊:描写酒醉的状态,红晕映衬出女子的娇美。
- 红绡卷生衣:红色的绡帕与衣裳相映成趣,增添了视觉的美感。
- 低颜香自敛:女子低头,香气自然流散,表现出她的羞涩。
- 含睇意颇微:含蓄的目光,暗示着内心的情感。
- 宁当娣黄菊:愿意成为黄菊般的纯洁之花,而非戎葵的侍女,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未肯姒戎葵:不愿意成为世俗的牺牲品,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 谁言此弱质:质疑外界对她的评价,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 阅世观盛衰:经历了世事的起伏,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 頩然疑薄怒:似有不满,体现出内心的挣扎。
- 沃盥未可挥:洗手的水尚未挥去,象征着未能摆脱困境。
- 瘴雨吹蛮风:恶劣的环境,体现出生活的艰难。
- 凋零岂容迟: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时间不等人。
- 老人不解饮:老人无法理解年轻人的情感,代指世代之间的隔阂。
- 短句余清悲:简短的句子中流露出一丝清凉悲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稚女,形象生动。
- 对比:黄菊与戎葵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主题。
- 拟人: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青春的无尽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
- 稚女:代表青春的纯洁与美好。
- 黄菊:象征高洁与优雅。
- 戎葵:象征世俗与牺牲。
- 瘴雨与蛮风:代表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春如稚女”中的“长春”是指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命的珍视
- B. 对金钱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 A. 纯洁
- B. 战争
- C. 财富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的不同风格。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而李白则多以豪放奔放的笔触展现自然之壮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