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

时间: 2025-01-19 16:49:23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白话文翻译:

隔着河岸的桃花才刚开始绽放,
树枝上已经有蜜蜂在忙碌飞舞。
我惆怅的是武陵人却对此毫不在意,
梦已断。
我在这亭子里伫立,春夜转瞬即逝。

注释:

  • 隔岸:指隔着河流的对岸。
  •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美好与春天的来临。
  • 蜂儿乱:形容蜜蜂在花间飞舞,表现春天的生机。
  • 惆怅:感到忧愁、失落。
  • 武陵人:指《桃花源记》中的隐士,象征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清梦断:美好的梦境已经破灭。
  • 亭亭:形容亭子的高耸,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春宵短:春天的夜晚很短,暗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作品涵盖诗、文、策等多个领域,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眷恋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武陵人”引发了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渔家傲》以清新明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桃花和蜂儿,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由欢快转向惆怅,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桃花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寄托。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尤其是“清梦断”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和对理想的追求。

该诗的意象非常丰富,桃花、蜜蜂、武陵人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却又带着淡淡忧伤的画面。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既呈现了外在的春日风景,又深入到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他对美好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岸桃花红未半: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色的期待。
  • 枝头已有蜂儿乱: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暗示生活的繁忙与快乐。
  • 惆怅武陵人不管:提及理想中的生活,对现实的失落感。
  • 清梦断:暗示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无常。
  • 亭亭伫立春宵短:表达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
  • 拟人:蜜蜂“乱”飞,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珍惜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蜂儿:象征着生机和忙碌,体现了自然的活力。
  • 武陵人:隐士,代表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亭亭:孤立的亭子,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人”是指谁?

    • A. 隐士
    • B. 渔夫
    • C. 樵夫
    • 答案:A
  2. “清梦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寂寞
    • B. 失落
    • C. 欢乐
    • 答案:B
  3.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渔家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的作品更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酒中逍遥,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