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轩》

时间: 2025-01-17 09:14:36

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

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

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
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
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白话文翻译:

开窗向哪里望去,野塘水清澈见底,
静静地看见蒲鱼在水中成群游动。
就像在养源中懂得事理,
才可以游刃有余地洞察民情。
虽然这不是宽广的鉴湖,
难道这里就没有明亮的秋月?
多亏松树庭院没有外界纷扰,
不让风浪在这里滋生。

注释:

  • 开轩:开窗,指开放窗户。
  • 野塘:指自然形成的池塘。
  • 蒲鱼:指一种鱼类,常见于池塘中。
  • 养源:指培养、滋养的源头。
  • 游刃:游刃有余,形容做事情得心应手。
  • 渺渺:形容非常渺小或广阔。
  • 亭亭:形容姿态优雅,通常用来形容月亮或花木。
  • 松庭:松树围绕的庭院。

典故解析:

  • 鉴湖:指的是浙江省的鉴湖,以其开阔的湖面和美丽的风光著称,常作为诗中景象的对比。
  • 民情:老百姓的情感与生活,指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裳,字孟复,号如巢,南宋诗人,崇宁年间人,以诗名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社会民情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澄清轩》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的古诗,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社会的关怀。开篇提到“开轩何处野塘清”,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场景,接着通过“静见蒲鱼作队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出对人情的理解,表达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在“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中,诗人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强调了对社会的观察与理解的重要性。他通过对自然的熟悉,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后面两句“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不仅在空间上形成对比,也在情感上传达了即使环境不如广阔的湖面,但仍然拥有明亮的月光与宁静的美好。

最后两句“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珍视以及对外部纷乱的拒绝。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令人倍感可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开窗向何处望去,野塘水清澈见底,——引入宁静的自然场景。
    2. 静静地看见蒲鱼在水中成群游动。——描绘水中生物的和谐。
    3. 就像在养源中懂得事理,——比喻理解人性与社会的道理。
    4. 才可以游刃有余地洞察民情。——强调观察与理解的重要性。
    5. 虽然这不是宽广的鉴湖,——对比自然的广阔与局部。
    6. 难道这里就没有明亮的秋月?——反问,强调小环境的美好。
    7. 多亏松树庭院没有外界纷扰,——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感激。
    8. 不让风浪在这里滋生。——拒绝外部干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增强诗的深度。
    • 对仗:如“亭亭秋月明”,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反问:增强诗的情感张力。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情,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社会的关怀。

意象分析:

  • 野塘:象征自然的纯净和宁静。
  • 蒲鱼: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美。
  • 秋月:象征美好与宁静的情感。
  • 松庭: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鱼”指的是哪种鱼类?

    • A. 鲤鱼
    • B. 鲫鱼
    • C. 一种小型淡水鱼
  2. “多谢松庭无外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感到孤独
    • B. 感激宁静的环境
    • C. 对外界的厌恶
  3. 诗中提到的“鉴湖”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困扰
    • B. 自然的广阔
    • C. 社会的纷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黄裳的《澄清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但黄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