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时间: 2024-10-16 21:1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
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
人为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壶路。
繁英纵减饶妩媚,灼灼余霞纷绮布。
蝶阑莺咽客始来,风软云轻天若护。
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中哪里还有容身之处,关上门静听春雨将尽。
今朝好鸟唤起新晴,我带着酒去江边寻花。
人们为花而忙碌,花却在等待人来,咫尺之间不隔仙壶之路。
即使繁花虽减,也别有一番妩媚,灼灼余霞如绮丽的布景。
蝴蝶翩翩,黄莺啼鸣,客人终于赶来了,
微风轻柔,云朵轻盈,仿佛天也在庇护。
我如今闲放无拘,万事抛却,随意踏上草鞋。
注释:
- 插脚处:容身的地方,形容在尘世中难以找到安身之处。
- 闭门听雨:关上门静静听雨,表现诗人对春雨的留恋。
- 携酒寻花:带着酒去观赏桃花,传达一种洒脱的心态。
- 人为花忙花待人:人们忙于寻找花,而花却在等待人来赏识。
- 咫尺不隔仙壶路:咫尺之间没有隔阂,形容人与美好之间的亲近。
- 灼灼余霞:形容夕阳余晖的美丽,像精致的布料一样。
- 万事抛除付芒屦:抛却一切烦恼,轻松地穿上草鞋,象征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宗瀚,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之时,诗人受春雨的启发,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以春雨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春季欣赏桃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展示出一种对世俗尘嚣的逃避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接下来的“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则是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似乎在与春光对话,带着酒去寻找花的芳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人为花忙花待人”,诗人感受到花的美丽与人们的忙碌,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而“灼灼余霞纷绮布”则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把桃花的美丽与晚霞的余辉结合,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美感。最后两句“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则是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中那有插脚处:表达在尘世中难以找到安身之处,暗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无奈。
- 闭门听雨春将暮:关上门静静地听雨,体现诗人对春天的感怀。
- 今朝好鸟唤新晴:鸟儿在叫,春天重新焕发生机,展现春天的希望。
- 携酒寻花过江去:带着酒去观赏桃花,展现诗人洒脱的心态。
- 人为花忙花待人:人们忙碌地追寻花朵,而花朵却在等待人来欣赏。
- 咫尺不隔仙壶路:人与自然之间不隔离,传达出一种亲近的感觉。
- 繁英纵减饶妩媚:即使花朵减少,依然有其独特的美丽。
- 灼灼余霞纷绮布:夕阳的余晖如同绮丽的布景,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
- 蝶阑莺咽客始来:蝴蝶和黄莺的到来,昭示着春天的美好。
- 风软云轻天若护:春风柔和,云朵轻盈,仿佛天空在守护着这一切。
- 我今闲放无町畦:诗人选择放松心情,拒绝繁杂的事物。
- 万事抛除付芒屦:将所有事情抛开,随意穿着草鞋,象征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灼灼余霞”比喻春天的美丽。
- 拟人:如“好鸟唤新晴”,赋予鸟以人类的行为,增加生动性。
- 对仗:如“风软云轻”,增强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繁忙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春雨:代表着生命的滋润和自然的变迁。
- 余霞:象征美丽的景色和短暂的美好时光。
- 蝴蝶与黄莺: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闭门听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厌倦
- B. 宁静
- C. 忧伤
- D. 愉悦
-
“万事抛除付芒屦”中的“芒屦”指的是什么?
- A. 草鞋
- B. 靴子
- C. 拖鞋
- D. 靴子
-
诗中提到的“繁英纵减饶妩媚”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花虽减少,但依然美丽
- B. 花的数量没有变化
- C. 花已经凋谢
- D. 花的颜色变了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与李宗瀚的这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宗瀚则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一种悠然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古典诗歌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