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时间: 2024-10-17 10:3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作者:李宗瀚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
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
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
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
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银青光禄添故事,宝带不换梁公房。
乃知精灵契翰墨,鹤口铜砚殊轻偿。
惜哉金石就沦绝,后人数典徒煌煌。
我今前后三旧拓,并此临卷珍琳琅。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
牙签犀轴锦装褫,要附至宝缄青箱。
虞戈夜烛牛斗气,苏斋妙迹争腾芒。
陶镕顽钝受心印,庶免算子诃香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书法和印章的热爱与追忆。诗中提到永兴书法传承了王羲之的风格,没有比孔庙更好的碑刻了;提及的西安城和蔡、张等古人都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书斋中,恰好与这些书法结缘,感到荣幸。诗中多次提到印章的珍贵,强调了这些印章在历史中的地位,特别是与西晋内史有关的银印。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感慨金石之遗失,继而讲述了自己对古籍的珍藏与拓印,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提到的陶镕、苏斋等,都是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追求与向往。
注释
- 右军法:指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右军”。
- 碑楷:指碑刻体的楷书。
- 会稽:指浙江绍兴,历史上著名的书法之乡。
- 银印章:指书法作品的印章,象征着身份与文化的传承。
- 虞书祥:指古代书法中对虞舜的书写,象征古代的优秀文化。
- 金石:指古代的金属和石刻文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宗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对书法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探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书法艺术复兴时期,诗人受到当时书法名家的影响,表达了对书法与印章文化的重视与自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而引人注目。诗中不仅展示了李宗瀚对历史书法的认同,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作者通过对王羲之书法的赞美,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强调了书法作为文化瑰宝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引用历史人物与印章,赋予了作品厚重的历史感。
此外,诗中多次提及印章与书法的结合,体现了书法与身份、地位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对西晋内史的银印的描写,既是对古代名士的追忆,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后半部分,诗人对文物的珍视与对古代艺术的敬仰相得益彰,展现了他作为书法家的内心情感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典故,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展现出清代诗词的艺术风格和书法的独特魅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情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提到王羲之的书法,表明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
- 西安和蔡、张等古人是对书法名家的尊重。
- 在个人书斋中与古典书法的缘分,表达了作者的自豪感。
- 提到印章的来源,强调其历史价值。
- 通过对比,表达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保护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事件,增加诗的深度与厚度。
- 比喻:通过书法与印章的关系,隐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古代书法文化的尊重与推崇,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珍惜与保护,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法:象征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个人修养。
- 印章:象征身份、权威和历史的见证。
- 古代文物: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体现了对过去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右军”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 A. 颜真卿
- B. 王羲之
- C. 柳公权
- D. 苏轼
-
“银印”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与身份
- C. 美丽
- D. 友情
-
诗中的“山阴遗韵”指的是?
- A. 古代书法的传承
- B. 山阴地区的自然风光
- C. 书法家的生活
-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 B. 王羲之
- B. 权力与身份
- A. 古代书法的传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名作,展示了书法的美与哲理。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vs 《兰亭集序》:两者都赞美书法艺术,但《兰亭集序》更强调文人情怀,而李宗瀚的诗则更注重文物的历史价值与传承。
参考资料
- 《中国书法史》
- 《清代诗词选》
- 相关古典文献与书法艺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