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塘西》

时间: 2025-01-19 18:13:31

苏堤踏遍上吴航,萍末风生暮色黄。

帆影带归湖墅月,衣裾留得芰荷香。

采菱船过波纹碎,脱网鱼跳水气凉。

行到小桥深柳处,人家烟火似横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塘西
作者:沈朝初 〔清代〕

苏堤踏遍上吴航,
萍末风生暮色黄。
帆影带归湖墅月,
衣裾留得芰荷香。
采菱船过波纹碎,
脱网鱼跳水气凉。
行到小桥深柳处,
人家烟火似横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沿着苏堤漫步于吴江航道的情景:风吹动浮萍,暮色渐浓,帆影伴着归来的月光,衣裙上留有芰荷的香气。采摘菱角的小船在水波上轻轻滑过,水面凉爽,鱼儿在跳跃。走到小桥边,深深的柳影下,远处人家的烟火气息弥漫,宛如横塘一般。


注释:

  • 苏堤:指苏州的堤岸,风景优美,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 吴航:吴江的航道,指的是水路交通。
  • 萍末:浮萍的末端,指浮萍的漂浮状态。
  • 帆影:指船帆的影子,给人一种归航的感觉。
  • 芰荷:指荷花,具有清香的特性。
  • 采菱船:指采摘菱角的小船,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江南水乡。
  • 脱网:指渔网收起,鱼儿跳跃出水面。
  • 深柳处:指柳树生长茂盛的地方。
  • 烟火:指炊烟,象征着人家的生活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朝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而受到喜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江南水乡的生活情景。

创作背景:

《过塘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游览江南水乡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这一时期,江南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们常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境遇。


诗歌鉴赏:

《过塘西》是一首典型的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苏堤踏遍上吴航”引入,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游览感。接着,通过“萍末风生暮色黄”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风吹动浮萍,带来一种动感与生命力。

“帆影带归湖墅月”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船帆的影子与月光连接,营造出一种归家的温馨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紧接着的“衣裾留得芰荷香”则通过嗅觉传达出自然的芬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后面的句子通过描绘采菱的细节,展现出水乡生活的惬意与清凉,“脱网鱼跳水气凉”让人感受到水边的凉意与生动气息。最后,作者以“人家烟火似横塘”结束,描绘出人居环境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一种归属感和温暖。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推进,情感上从自然景观延伸到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清新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苏堤踏遍上吴航:在苏堤上漫步,走遍吴江的航道,展现了游览的广阔。
  2. 萍末风生暮色黄:风吹动浮萍,暮色渐浓,渲染出黄昏的宁静气氛。
  3. 帆影带归湖墅月:船的影子伴着月光归来,营造出温馨的归家意象。
  4. 衣裾留得芰荷香:衣裙上留有荷花的香气,增强了自然的芬芳感。
  5. 采菱船过波纹碎:小船在水波上轻轻滑过,描绘出动态的水面。
  6. 脱网鱼跳水气凉:鱼儿在水面跳跃,水气让人感到凉爽,生动地体现了水乡的特点。
  7. 行到小桥深柳处:走到小桥旁边,柳树繁茂的地方,增加了环境的细腻感。
  8. 人家烟火似横塘:人家的烟火气息如同横塘般宁静,最终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家烟火似横塘”,将人家的烟火比作横塘,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萍末风生”赋予浮萍以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韵律和谐,句式对称,提升了诗的艺术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文情感的细腻描写。诗中流露出的温暖与宁静,传达了对归属感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苏堤:象征着江南的美丽风光。
  2. 帆影:代表着归家的希望与温暖。
  3. 芰荷香:象征着自然的芬芳,生活的美好。
  4. 采菱船:体现了水乡人们的生活情趣。
  5. 烟火:人家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苏堤”位于哪个地方? A. 北京
    B. 苏州
    C. 杭州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采菱船过__碎”,应填入哪个字?

  3. 判断题:诗中的“帆影”指的是船的影子。对还是错?

答案:

  1. B. 苏州
  2. 波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情感细腻。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江边的美景,与《过塘西》在意境上相似,但更加强调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沈朝初研究》
  • 《江南水乡的文化与艺术》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