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 晁大夫》

时间: 2025-01-01 16:20:33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哀诗 晁大夫 —— 司马光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忧虑。作者以“人主恩犹盛”开头,说明统治者的恩宠仍然众多,但随之而来的“谗夫弄舌端”,暗示了小人谗言的危害。接着,诗中提到“旋闻就斧质”,指的是突然间被斩杀,无法解开衣冠,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痛。相继提到的“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说明了反叛者的阴险和忠臣的失望。最后一句“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则是对晁氏家族覆灭的哀叹,以及对汉室安稳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注释:

  • 人主:指君主或皇帝。
  • 谗夫:指言语诽谤的人,常指小人。
  • 斧质:指斧头,象征死亡。
  • 反贼:指叛乱者或敌人。
  • 齿才冷:指叛贼的心情冷漠,毫无仁义。
  • 谋臣:指辅佐君主的谋士。
  • 晁宗:指晁大夫,代表忠臣。
  • 噍类尽:噍类,指家族,尽,指消亡。
  • 汉室:指汉朝,泰山安,形容汉室的安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是宋仁宗时期的权臣,曾任宰相,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治国理政。

创作背景:五哀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臣遭贬谪的悲痛。诗中提到的晁大夫,可能是当时被冤屈的忠臣,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和对小人得志的痛心。

诗歌鉴赏:

这首《五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忠臣的无奈。开头两句“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直接点出当时局势的矛盾,尽管君主仍对忠臣施以恩宠,但小人的谗言却让忠臣陷入困境。接下来的“旋闻就斧质”,暗示了忠臣的命运多舛,突然的死亡和无力反抗传达出一种悲凉感。诗中对反贼与谋臣的对比,更加突显出忠臣的冷暖自知,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悲观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晁氏家族的哀悼,同时也蕴含着对汉室兴衰的哲思,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紧凑,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主恩犹盛:君主的恩宠依然存在,暗示政治环境尚未完全恶化。
  2. 谗夫弄舌端:小人利用谗言来中伤忠良,预示隐忧。
  3. 旋闻就斧质:忠臣遭遇突然的死亡,表现出历史的无情。
  4. 不得解衣冠:无力反抗,象征着忠臣的悲惨命运。
  5. 反贼齿才冷:叛乱者毫无仁义之心,心如铁石。
  6. 谋臣心尽寒:忠臣对政局的失望和无奈。
  7. 晁宗噍类尽:对晁氏家族的哀悼,反映忠臣的悲剧。
  8. 汉室泰山安:对历史的思考,汉室虽安,但忠良之士却难以自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展现对立的情感。
  • 象征:斧质象征着死亡,衣冠象征身份的丧失。
  • 排比:反复提到忠臣与小人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臣命运的悲痛,以及对政治环境的深刻忧虑,揭示了忠良之士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悲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斧质:象征死亡,暗示忠臣的无辜和悲惨命运。
  • 衣冠:象征身份和地位,被剥夺的无奈。
  • 谗夫:小人的形象,代表阴险与阴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谗夫”指的是什么? A. 忠臣
    B. 小人
    C. 反贼
    D. 君主

  2. “旋闻就斧质”中“斧质”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死亡
    C. 胜利
    D. 富贵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忠臣的赞美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小人的愤怒
    D. 对个人命运的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和《五哀诗》都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局势的忧虑,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感慨,而司马光的诗则更多地侧重于对忠臣命运的悲叹。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