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时间: 2025-01-04 11:52:42

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

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
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白话文翻译

楚江蜿蜒曲折,楚山色彩斑斓。
王家炊烟袅袅,稻谷颗粒饱满,
鱼肉鲜美切成丝。
羡慕你随心所欲,飘然无拘无束。
手握笔杆建茅屋,种橘树作篱笆。
荒野没有围墙,只用荷塘环绕。
虽然身为朝廷大夫,却已抛弃身世。
乡村老人争着要坐,林中的老者忘记了归路。
我仍然觉得沮丧与无奈,只是名字为人所知。

注释

  • 折逶迤:指江水蜿蜒曲折的样子。
  • 碧参差:形容山的颜色青翠且高低不平。
  • 王炊:指王氏家族,炊烟指烹饪时冒出的烟。
  • 缕切:将鱼肉切成细丝。
  • 羡君:羡慕你,指诗中所称的张伯常。
  • 伐笔:指写作,营茅茨即修建茅屋。
  • 藩篱:用篱笆围住的地方。
  • 荒陂:荒凉的田地。
  • 沮溺徒:指郁闷和无奈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以其《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沉稳、质朴,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司马光的朋友张伯常即将迁往郢州之际,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开始新生活的祝福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楚江和楚山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张伯常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郢州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诗的开头便用“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描绘出江河蜿蜒、山峦起伏的景象,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描写日常生活时,作者提到“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出当地的丰饶与安逸,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作者表达了对朋友的羡慕和祝福,“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表现了对朋友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虽然身为朝廷大夫,诗人却选择抛弃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江折逶迤:描绘江水蜿蜒的形态。
  2. 楚山碧参差:描绘山峦的青翠与高低起伏。
  3. 王炊稻粒长:描写王家饭香扑鼻,稻米颗粒饱满。
  4. 缕切鱼腴肥:形容鱼肉鲜美,细腻可口。
  5. 羡君尽室行:羡慕你随心所欲,生活自在。
  6. 飘然无所羁:形容心灵自由,不受拘束。
  7. 伐笔营茅茨:指写作与建设茅屋的生活。
  8. 种橘为藩篱:种橘树作围墙,体现田园生活。
  9. 荒陂无四垣:荒凉田地没有围墙。
  10. 但以荷塘围:用荷塘环绕,显得自然。
  11. 官虽朝大夫:身为官员,但心向自由。
  12. 身世已相遗:已抛弃名利,追求内心。
  13. 野老坐争席:乡村老人争着坐下,表现生活的闲适。
  14. 林叟谈忘归:林中老者与人谈天,忘了回家。
  15. 犹嫌沮溺徒:仍然感到无奈与失落。
  16. 名字为人知:虽有名声,但内心仍感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王炊稻粒长”用稻米比喻丰饶。
  • 对仗:如“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描绘隐居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名利的厌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江:象征自然之美与自由的生活。
  • 楚山:代表高远与理想的追求。
  • 稻米与鱼:象征丰盈与安逸的生活。
  • 荷塘: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A. 山川
    B. 江河
    C. 荷塘
    答案:B

  2. 诗人对张伯常的态度是?
    A. 嫉妒
    B. 羡慕与祝福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官虽朝大夫”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官位的向往
    B. 对名利的厌倦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司马光的《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更加强调友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陶渊明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的决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资治通鉴》